作为一名三流的准消化科医生,在临床中最头疼的,莫过于当我的患者或朋友与我初次见面,都还没来得及握手,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我“我胃疼”。有时候,还会以一种不容质疑的语气告诉我,生怕我怀疑你们疼的不是胃。每每这个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头疼,其次便感大事不妙,很多的不解的猜忌,困难的沟通,费力的解释,可能就会因此埋下祸根。
一般来说,你们的胃痛的范围大到肚脐眼以上,胸以下的全部区域,只要那里发生了疼痛不适,你们基本就认定是胃痛范围了,除非你们以前得过胆囊炎之类的疾病,会让你们在思考上多一两个疾病,但如果以前被医生诊断过“胃病”,吃过胃药,这次相同部位再发(不管不舒服的感觉与上次相差有多大),那基本上就胃病确诊无疑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你们都是自带着诊断证明书来的,来了只是咨询下我们该怎么办。很多情况下,医院当做一个有检查仪器和药品的地方,倘若这两样东西都是唾手可得的,恐怕很多时候你们恨不能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方子了,已经是用不着我们这些江湖人称“医生”的群体了,除了你把自己折腾的快挂了的时候,就像我以前修电脑,不自己修到再折腾一下就要彻底报废了的情况下是不打算请专业人士的,因为要花钱,而且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首先想告诉你们的是,胃不仅仅就躲在你肚脐眼上面那片空地,有些人的胃都下垂到盆腔里去了,你说这笔账该算谁的?你饿着肚子、吃饱了、吃撑了的时候,胃的体积都相差甚大,所以胃首先是一个没有绝对位置只有相对位置或常见位置的东西。
其次,我们大多数人会有一种“一对一”的钉铆模式,即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萝卜多个坑那是花心萝卜。我们会先入为主的认为人体是由一个个积木搭成的物体,一定的空间里就只有一个积木,每一块积木都有精确的坐标。腿瘸了,那一定是充当腿的积木坏了,胸口痛了,那一定是组成心脏的积木梗了。腿疼查腰椎的,胸痛扫头颅的,都是耍流氓!
你们之所以有这种朴素的观点,是因为你们发自内心的不知道,不知道这个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不知道这个痛到底是怎么来的。当你们一无所知时,一旦知道了一,就以为知道了全世界。这很正常。再正常不过了。
但你们说胃痛时,我们医生的脑袋里首先刷刷刷的闪现出来的是很多名词,胃、胆囊、胰腺、肝脏、脾脏、部分小肠、大肠、血管、神经、皮肤、腹壁肌肉、甚至上面的胸口、心脏,甚至下面一点的肾脏、阑尾等等等等。这还只是最最粗略的分类,你们说的痛的那个“胃”的部位能生出来的毛病我这篇文章哪怕剩下来的篇幅全部拿来写疾病的名字也还是远远不够写的。
所以,当你说你胃疼时,我们想的是上面这些。
作为职业的消化科医生们,哪怕作为半吊子的我,接下去其实要问的是“你具体哪里痛,来,用个小手指给我画出来,痛多久了,怎么个痛法,除了痛,还有别的什么不舒服吗等等等等”,这样问的主要目的是想把第一个环节中我们脑海中那一串冗长的疾病谱尽量缩短到几个甚至三两个之间,运气好的话,当然可以缩到一个,但那个叫首先考虑,也就是不能保证的意思。
在这个环节,可能会生出你的胃痛我却不知道你其实是什么有问题的第一个隐患点。因为当你已自我诊断为胃痛,或至少不会是很严重的疾病时,你就会对我们像审犯人似的询问方式与询问长度感到不耐烦,或心不在焉,你往往会产生两种心态“一,这个医生顾左右而言他,感觉是个坑,就像传销一样,一不小心问出点这个问出点那个不相干的东西来,到时候就会开一堆的药或检查而我其实就是来看个胃病的;二,我就是胃疼来开个药的,速战速决的好,慢恐生变”。基于这样的潜意识,你们的很多回答会不走心,你们的头脑也会变得缓慢而敷衍。于是,在这一环节,我们医生不但损失了很多既不要你钱又可能对疾病有重要提示意义的一些信息,而你们,也已心生芥蒂。
就这样,我们进入了看病的第三个环节。我们会做一些检查,希望结合你们提供的信息和实实在在的血化验、B超或者CT来进一步缩小我们的诊断范围,或者来明确或排除我们开始考虑的毛病。基于第二环节的收获和每个医生个人的专业水平,开出的检查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同。我们会根据第一批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要进一步做一些其他的检查,甚至你是肚子痛来的,我们最后竟然给你进一步做了头颅CT、胸部CT,还特喵的是增强的。
这下很多的你们就真的要炸毛不干了,怒不可遏道“老娘就是来看胃病的,你给我查了这么一大堆检查,还有肺的CT,肚子里血管的CT,这是要闹哪样!”这样一来,基本上就验证了你们在第二环节里的顾虑“果然城市套路深,看个胃病看成体检了,开个胃药开成全家桶了”。很多的争端与纠纷,也就由此而来了。
我从医生涯中第一次亲身经历的医患纠纷中,患者的儿子手持的证据中有一条是:他的父亲是肺癌,我们却给他做了头颅CT。我问过很多非医学的朋友这个问题,得到结论是一样的,都是疑惑不解,只是碍于我的面子,没有直言这就是乱开检查吃回扣。我当时也是看了书才知道肺癌很容易颅脑转移,而是否有转移对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有非常大的影响(基础渣暴露无疑,略过)。
只是你们不知道的是,我们从只是来看“胃病”的人里面,看出过急性心肌梗死、看出过腹主动脉夹层、看出过急性胰腺炎、看出过胃肠道恶性肿瘤、看出过急性胆囊炎、肝炎、看出过胃肠道出血、穿孔、梗阻、看出过真的只是胃病、也有大把的什么都没看出一脸蒙圈的。
或许你们会问,哪有那么多的不幸,哪来那么多的大病大灾?是的,换作生活中其他的很多事件时,我们都可以很潇洒,错过了就错过吧,失败了就失败吧,但惟独面对生命时,我们不敢潇洒,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知道我们即使错失至爱之人,或许还能遇到下一个,或许;但若我们漏掉一些致命的疾病,对于那个病人而言,失去的,恐怕就是一生;或许你们会问,胃痛、胆囊痛、肠子痛什么的你们书上不应该都有的吗,什么样的痛是胃痛,什么样的痛是肠子痛?是的,书上有写过。但是当我进入临床,看到现实中的病人时,才知道书上的好多东西是那么的不靠谱。书上说,符合这个这个,就像这个毛病;现实中,很多时候,是这个这个都不符合,最后竟然还是这个毛病。这中间当然与经验的多寡与分寸的拿捏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会改变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模式。所以读书的时候死记硬背诊断标准,现在更喜欢去看鉴别诊断。
你带着胃病来,带着一堆检查单走的时候,这一来一回中滋生的一些芥蒂、与疑惑,如果不被及时解决,终将可能形成飓风,将你我之间本已脆弱的关系,彻底支离破碎。尤其是在门诊、急诊,这些并不会留给你我太多时间去解释的地方。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其实我并不怕你说你胃疼,因为我会让你老老实实的划出拟痛的位置。我怕的是,你天然诊断胃疼背后那不专业的自信,和由此对专业的质疑;我怕的是,你天然诊断胃疼背后那从简、易化、侥幸的心态,和对专业的或许会颇多颇烦的咨询、检查的抵触。
有一次,朋友打电话问我它胃疼该怎么办,我说你所谓的胃疼时指哪里疼,它想了半天(因为不会使用脐上、剑突下、肋弓下等专业词汇来描述位置),最后斩钉截铁道:反正就是胃疼。
这是一篇关于胃疼的科普文,但我并不打算告诉你胃在肚子里的哪个位置,周围都是些什么邻居,不打算告诉你胃长什么样子,也不打算告诉你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都是什么感觉。我并不关心你们知不知道这些。
我写这篇胃疼的科普文,只想告诉你们两点:一,当你觉得胃疼时,告诉自己,那是肚子疼或是“这里疼”,不一定是胃疼;二,医院看这个所谓的“胃疼”了,那么,请把自己对自己下的诊断扔掉,把自己的痛,自己的任何可提供的信息,毫无保留的交给你的主诊医生,并相信它。
我写医学翻译官系列的文章,格局都很小,小到每篇每幅,每字每句,絮絮叨叨的都不过是“信任”二字罢了。
既然胃疼如此,那么胸闷呢?胸痛呢?头晕呢?头痛呢?
同理得之。
医学翻译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