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航入院时的照片)
住院:披荆斩棘突破重重艰险航航至3月10日仍无法脱离无创呼吸机,右医附院新生儿科梁玉美教授团队考虑患儿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少见肺部病变可能,给航航做了肺部CT检查时,发现其左肺下叶有一巨大囊状透亮影。(肺部CT检查照片)科室立即联系右医附院心胸外科,经心胸外科主任陈宏明教授、唐习强副教授会诊评估后,认为患儿有手术指征,并积极为航航做好手术准备,但患儿为超早产儿、体重极低,手术风险极大,术中随时有生命风险,且开展该手术在广西乃至全国如此小早产极低体重患儿均为罕见,对手术及麻醉都是极大的挑战。但是右医附院心胸血管外科陈宏明教授、唐习强副教授等专家仅用了一个小时,就给航航在全身麻醉情况下做了左下肺叶切除术+肺修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由于患儿自身体弱及手术创伤较大,病情较重,术后仍需上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密切监护患儿生命征情况。但是手术后宝宝切除的部分肺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这对家属及宝宝来说又是一个不幸的消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为一种朗格汉斯细胞增生性疾病,侵犯皮肤和皮肤外的器官,是一种以树突状细胞和网状细胞异常克隆增殖为特点的罕见疾病。(病理图片及诊断照片)本病可为单一器官发病,也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主要引起皮肤、内脏器官和广泛的骨组织损害。经过专家们的努力,在完善了四肢长骨X线、骨穿、腹部超声、头颅MRI等检查后,均未发现其他器官有朗格汉斯细胞受累的情况。经查相关文献,该病例在全国实属首例发现并救治成功。(航航手术后的照片)航航多次反复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最终在医护共同努力下逐步降级氧疗方式,由有创呼吸机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再到经鼻高流量给氧,空氧混合给氧最后成功离氧,自主自由地呼吸。肠道发育不成熟,从依靠胃管通过静脉输液微量泵精准泵入奶液,逐步改为鼻饲奶。在康复治疗期间,新生儿科冯燕妮副教授和杨松媚、姚小敏、黄艳、陈娟娟等主治医师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