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鸿坤
作者简介
张鸿坤教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脏动脉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微创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颇有心得,尤其对于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通过手术搭桥和腔内支架等杂交手术,明显降低了手术创伤性,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该成果分别获得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率先开展腔内治疗下肢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其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远期通畅率在国内领先;同时对于已丧失手术搭桥和腔内治疗的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率先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肢体缺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成果也获得了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在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引起的脑梗塞,采用腔内支架治疗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长段闭塞的布加氏综合症的腔内支架成形术;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四肢血管动脉瘤、脾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颈动脉瘤等手术和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术;动静脉瘘和动脉畸形的栓塞术和腔内覆膜支架成形术;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胡桃夹症)的腔内支架治疗术;左髂静脉受压(Cockett综合症)所引起的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的的手术和介入治疗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科研工作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和省科委重点项目各1项,此外还主持了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等4项课题。近十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期刊发表论文33篇。参予撰写著作2部:《实验外科学》和《汪忠镐血管外科学》。
推荐阅读
张鸿坤:胸主动脉腔内修复中应用针刺原位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动脉
张鸿坤专访:探寻主动脉弓部病变全腔内解决方案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