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腹痛腹泻

腹痛

一、概述   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由腹腔脏器疾病引起,也可由胸部及全身性疾病引起。   临床上按照起病急缓与病程长短,将腹痛分为急性与慢性腹痛两大类,其中需进行外科紧急处理的急性腹痛又称为急腹症。

二、常见病因   急性腹痛

腹腔内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并发症,阑尾炎,胆道疾病等

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结石、急性尿潴留

妇产科疾病

痛经、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等

血管系统疾病

腹腔血管阻塞、腹主动脉夹层

腹腔外疾病

心肺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其他疾病

带状疱疹,主动脉夹层等

  慢性腹痛

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慢性胆囊炎,胃肠道肿瘤,缺血性肠病,胆囊炎及胆石病,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其他

尿路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中毒,代谢疾病及肿瘤等

三、临床特点

1.诱发因素

油腻饮食或暴饮暴食、酗酒——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

腹部术后——肠粘连、机械性肠梗阻

腹外伤——肝、脾破裂

剧烈运动——肠套叠、肠扭转、阑尾炎

2.发作时间

餐后痛

胃溃疡

饥饿痛

十二指肠溃疡

3.性质和程度

突发性、剧烈中上腹刀割样痛

消化性溃疡穿孔

阵发性绞痛(辗转不安)

胆石病或泌尿系结石

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痛

胆道蛔虫症

中上腹持续痛

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全腹痛伴腹壁肌紧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转移性右下腹痛

急性阑尾炎

4.疼痛部位、与体位的关系

左侧卧位缓解

胃黏膜脱垂者

仰卧时疼痛可加重

胰体炎或胰腺癌

膝胸位或俯卧位缓解

十二指肠淤滞症

弯腰时或深呼吸时加重

急性胆囊炎

5.伴随症状

伴发热、寒战

提示感染

伴休克

腹腔实质脏器(如脾、肝)破裂、胃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急性胰腺炎。

伴反酸、胃灼热、嗳气

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炎

伴呕吐

若呕吐量大且有异味,可疑胃肠道梗阻

伴腹泻

消化吸收障碍或感染

伴黄疸

肝胆胰疾病

伴血尿

泌尿系疾病

6.内外科急性腹痛特点

临床表现

外科性

内科性

起病

急骤

不定

先驱症状

一般无,但可有

腹痛

由轻到重,由含糊到明确,由局限到弥漫

由重到轻含糊而平稳

腹膜刺激征

压痛

±

反跳痛

肌紧张

±

演变

持续、进展

间断,减轻或消失

腹部触诊包块

可有

四、诊断思路

病史询问

育龄期妇女月经、婚育、避孕

查体

急腹症可能

①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②肠鸣音亢进或消失;③伴有休克表现

墨菲征阳性

急性胆囊感染

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

阑尾炎症累及腹膜壁层

辅助检查

血淀粉酶检查

急性胰腺炎

血糖、酮体

糖尿病及并发症

尿妊娠检查

排除异位妊娠

诊断性腹腔穿刺

混浊或为脓液

腹膜炎或腹腔脓肿

胃肠内容物

消化道穿孔

不凝血液

实质脏器破裂

淡红色血液

绞窄性肠梗阻

腹水淀粉酶高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腹部B超

对胆结石检查其敏感度>90%

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出现急性上腹痛

内镜检查

消化道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消化道穿孔禁忌

立位腹平片

无胃肠道穿孔或肠梗阻简单易行的首选项目

五、处理和转诊   急性腹痛之处理

慢性腹痛

以病因治疗为主,必要时可给予解痉、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注意提供连续性整体性的个性化医疗照顾。

转诊指征

●需要手术治疗时。●有危及生命情况的腹痛如主动脉夹层或腹部动脉瘤破裂、心肌梗死、内出血(如创伤、子宫异位妊娠等)。●有休克现象,如低血压合并组织灌流不良、异常呼吸及意识变化等,应在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抗休克及监测的情况下通过急救机构转院。●诊断不清

  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

麻醉止痛剂的应用

现在认为由于有各种先进仪器的监测,及时使用麻醉止痛剂只会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不会影响诊断

老年人急性腹痛

①感觉迟钝,对疼痛不敏感;②症状不典型;③死亡率随年龄递增:基础病多,并存各种呼吸、心脏及神经科疾患;⑤老年人的急性胃肠炎必须采用排除法确诊,上腹痛、恶心、呕吐首先考虑心肌梗死、腹腔疾患,排除上述疾病后才考虑胃肠炎

小儿肠套叠

多发于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绝大多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最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果酱样血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肛门指诊往往可见果酱样血便

腹泻

一、概述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

二、常见病因1.急性腹泻:肠道疾病、急性中毒、全身性疾病2.慢性腹泻:   消化系统疾病:炎症、肿瘤、感染等   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三、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

慢性腹泻

●起病急骤、病程较短●每天排便可达10余次,粪便量多而稀薄甚至呈稀水样便●粪便中可有脓血、黏液或未消化物质●可有腹痛或排便时有里急后重●大量腹泻后,可有脱水、电解质失衡与代谢性酸中毒等

●起病缓慢,或由急性腹泻转为慢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中可含脓血、黏液或未消化的食物●可伴有或不伴有腹痛●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长期腹泻者可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维生素缺乏等●慢性腹泻时可伴急性发作

四、诊断思路

  腹泻主要特点

分泌性腹泻

排大量水样便,见于霍乱弧菌外毒素引起

渗出性腹泻

粪便中常混有粘液、脓液或血液,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

渗透性腹泻

见于应用泻剂后引起的腹泻

动力性腹泻

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见于甲亢、胃肠功能紊乱

  鉴别诊断

伴发热

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伴里急后重

提示肛门、直肠疾病

伴明显消瘦者

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伴皮疹或皮下出血

伤寒或副伤寒、过敏性紫癜等

伴关节痛或肿胀

炎症性肠病、结缔组织病等

伴腹部包块

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等

伴重度失水

分泌性腹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五、处理原则

1.病因治疗:感染—抗生素2.对症治疗:

饮食

急性期暂禁食或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

营养支持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止泻剂

感染性腹泻不宜使用,非感染性腹泻酌情使用

解痉、止痛

山莨菪碱、阿托品

其他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硫糖铝保护胃黏膜

六、转诊指征

1.腹泻严重、脱水、酸中毒、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及时转诊。2.诊断困难的患者,应及时转诊。3.疑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医院进行确诊。4.疑为肿瘤引起的腹泻患者,应及时转诊。5.疑为传染病时,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w/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