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四个错误做法,小心招惹主动脉夹层

人到中年略发福很正常,但有了高血压还“高了就吃药,不高就不吃”,说不定就被主动脉夹层这一“恶魔”盯上!近日,经过11个小时团队作战,奋力抢救,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治愈了一例急重主动脉夹层患者,他就是这样的情况。还以为高血压药可吃可不吃,自以为没后果的患者太多了!专家特别呼吁:服药控制高血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四种错误做法千万别干,否则招惹来主动脉夹层这个“恶魔”,不是人人有幸能抢救回来的。

张先生的病情确实非常凶险,患者的主动脉内膜及中层有大量粥样斑块,并有多处斑块溃疡形成,在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起始部可见主动脉内膜破口,主动脉夹层自升主动脉根部开始剥离,累及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延伸至腹主动脉及其远端髂动脉。由于全程主动脉都形成夹层,多处分支动脉也受累及,其中左肾动脉由主动脉假腔供血,导致左肾萎缩,肾功能严重受损。

为何出现这样的“险情”?经深入了解病史,原来体型较为肥胖的张先生,早在7年前就发现有高血压,最高血压为/mmHg,然而并没有规律服药,血压升高就吃,血压不高就不吃,导致血压经常波动。

服药控制高血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四种错误做法千万别干,否则招惹来主动脉夹层这个“恶魔”,不是人人有幸能抢救回来的。

提醒:降压四种“错误做法”一定要避免。

一、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因此,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

二、担心“抗药性”,拖延用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遵医嘱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十分危险的观念。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不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受到损害时再用药,那时,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三、血压正常就擅自停药。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四、只服药,不监测血压。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不







































郑华国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w/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