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造影简介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约占所有脑缺血患者的20%。传统上的风险分级与病人管理是基于患者症状的情况和狭窄的程度,并用于研究与中风发生的关联性。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了狭窄程度之外,斑块特征也会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从而引出“易损斑块”的概念,估计占中风的25-50%。超声造影已被证明在腹主动脉疾病诊断中具有意义,并且已被引入颈动脉疾病的评估中。

超声造影可用于改善颈动脉系统的可视化,促进斑块表面的描述,狭窄分级和颈动脉闭塞和闭塞前狭窄的鉴别诊断。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外,超声造影还可用于评估颈动脉夹层,炎症和术后并发症。

一、超声造影用于颈动脉的优势:

1.检测慢流量敏感。

2.微泡充当血管内示踪剂。

3.无肾毒性。

4.无需进行皮试。

5.可以在从床边到手术室的任何地方进行操作。

6.可重复性及患者耐受性好。

7.没有锯齿伪像。

8.无电离辐射。

二、适应症:

1.鉴别颈动脉完全闭塞与重度狭窄的残余血流。

2.改善颈动脉管腔的显示。

3.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评估。

4.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5.颈动脉支架术后的随访。

三、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四、检查方法:

1.首先观察病变的状况。

2.设置造影条件,调节仪器成像条件。

3.在病变部位实施造影,尽量充分观察病变情况;经肘前静脉团注造影剂,推荐用量为1.0~2.4ml;造影过程中进行动态存储。

五、观察内容:

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仍以定性观察为主,主要内容有:

1.有无斑块、斑块的位置、大小、回声、斑块内有无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的数量及分布。

2.局部管腔有无狭窄及严重程度。

3.颈动脉支架位置、局部有无再狭窄。

六、临床应用:

1.颈动脉狭窄:可用于鉴别颈动脉闭塞与重度狭窄;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能进一步改善对困难病例血管管腔边界的界定,能清晰显示狭窄前段、狭窄区及狭窄后段各段管腔的形态;超声造影不受血流流速的影像,不存在混叠、溢出及角度依赖等的影像。

2.颈动脉内新生血管:可以监测出版块内新生血管的程度,并进行半定量分析。也可以提高溃疡斑块诊断的准确性。

3.夹层动脉瘤:典型影像学特征是附壁血肿、真假腔及小瓣膜样结构。超声造影能够提高颈动脉诊断准确性,判断假腔内有无血栓。

4.颈动脉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常规超声由于混叠伪像的存在,对于介入术后并发的细小瘘道很难显示,而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手术后瘘道口的位置及范围。

5.颈动脉支架术后随访:超声造影对于狭窄区域很少出现伪像,因此可以作为评价术后再狭窄的可靠方法,可以显示狭窄的位置、形态及范围。

6.颈动脉管腔显示:能够更清晰的观察内中膜厚度,尤其是前壁内膜厚度,也可以增加低回声斑块的检出率。

七、局限性:

主要由于广泛钙化斑块导致管腔显示不良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w/5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