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张艺谋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佟大为、张歆怡、黄天元和渡部笃郎等联袂出演的战争史诗电影。
《金陵十三钗》获第69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提名,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提名。
1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2
影片的开头学生急切的奔跑,急促的呼吸声。弥漫不散的硝烟,以一种距离感的镜头表现出的紧张感。朦胧的预烟雾中,越来越清晰,将观影者渐渐带入那个时代。奔跑的学生跨过一具一具的尸体,此类的影片在开始时都会表现出一种惨况,还有平淡叙述的旁白。这样让人可以庆幸的一点是,至少有在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即是书娟。
浓重的南京口音,让人一开始有点听不习惯。不得不承认国外的制作团队所带来的效果非常好,战争片的画面很务实,声响和特效都很逼真。
李教官的零星的队伍在出城口遇上学生们,本来他们可以出城,本来他们可以活命,本来。。。。学生们在李教官的队伍保护下,幸免于难,以死斗争的战士们值得敬佩。但现实很残酷,“落后就得挨打”。因为没有有效的武器面对坦克,他们的作战方式都是“敢死队”类型的。张导用夸张式的手法表现出来,战士们排成一排往坦克那冲,一个一个的相继死亡但一直朝着目标冲刺。慢镜头的片段,子弹越过他们一个一个的胸膛,让人盈眶。
2
约翰的出场让人眼前一亮。一个纯正的美国人,美式腔调,美式胡须,美式颓废。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战场中出现。这个为了赚钱的殉葬业者,为安葬教堂的神父,伪信徒。此刻的约翰是一个感觉游戏人间的男人,不修边幅的着装,烟酒不断的男人。这里不得不先描述一下约翰,介绍一下,他的后期蜕变都是有着固定因素引起的。
约翰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没有过多提及他的婚姻,约翰的女儿在很早前就死了,他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他麻木的生存着,也并不是为了钱财在奋斗,沉浸在酒味中的人,只是单纯的活着,不想接触现实世界,也不愿去理会。所以与乔治的第一次见面他更关心的是钱,乔治用中文说他是“二流子”,这个评价对于当时的约翰很到位。约翰的转换的线索应该是乔治,其实剧情中隐藏的另外一个线索,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顾大厨。
2
顾大厨,典型的那个时代的国人。他寄存于教堂,却不忠于教堂,在国难当头时第一时间还是玩乐,并且自求自保。他盗走了教堂的钱财,欺骗秦淮女们,还吹嘘自己的能耐。让她们相信在乱世之中她们还能有容身之处。在日军进城时又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阴暗的人物,但也是剧情的契机。
玉墨的登场,浓妆,艳抹,妩媚,淡定。在乔治不让大家进教堂的时候,第一个将行李箱扔进教堂里。书娟在秦淮女进教堂里的时候在五彩斑斓的玻璃窗上看她们,那么的风情万种,有说有笑,在战乱的时期成为另类的风景。那种半定格的画面,五彩斑斓之下这种形象,显现那样的美,那样的妩媚,这种美存在书娟心里,会记着一辈子。
玉墨是一个奇女子,可谓是世间的奇葩。她毫不避讳的与约翰调情,两个更用“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来调侃。但当夜晚玉墨扭着那让人遐的腰臀步入约翰的房间时,说话的话语和想法都体现她的聪慧。J女这样的词根本不能用在这样的女人身上,特别是看过玉墨以后。正如玉墨后面所说,“又是一个不幸的故事。”约翰如此,玉墨如此。
3
学生和秦淮女的冲突。这岂止是女生和女人的冲突,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冲突,这是国人阶级持之以久的争斗。一颗子弹结束了她们的争吵,尖叫声,慌乱声打醒了她们,清醒吧,还在相互排斥的国人们!
秦淮女们躲了地窖里,书娟为了叫醒楼上的同学少了时间,玉墨大义的开着地窖的口子希望能有时间让书娟她们躲进来,鬼子就在身后,为了不让秦淮女们被发现,书娟毅然往楼上跑去。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光辉正从小小的细节开始展露。
3
穿着神父装的约翰,本为讨好玉墨。在听到声响后,约翰想躲进柜子里来掩过这次灾难。约翰惊慌失措的翻着要保命的布条,又翻到了教堂红十字的布条,耳朵里听到的是学生们无助的呐喊。那些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年龄的女生们,正要遭遇着不幸,那种严重到足以夺去她们生命的不幸。乔治的话语,英格曼神父的精神在催促着他。约翰鼓足勇气在教堂楼上,用日军听不懂的英语大声喊着“人道主义”。侥幸的希望能因此让女生们幸免于难。正如日军长谷川所说“战争让人失去理智”。日军的小军官,用长刀砍下了那红十字的布条。如影院里幕布散落般,红十字的标示无力的下坠。短暂的安静,马上又是鬼子更疯狂的狰狞。
约翰本能的去阻止日军,却被打的昏晕过去。一个学生在反抗的时候从楼上摔落下来,头破血流。约翰试图让自己马上清醒过来,眼睛里布满了无奈,绝望。女生的呐喊声,衣服被拉扯的撕裂声,那是在人的心口上一道一道的伤痕啊!
4
峰回路转,李教官用他的生命保护了学生们,并且依靠智慧消灭了一整个日军小队。坚强的他在临时前,还用自己的身体为引线,让人不得不动容。影片里不论是教堂内外,从头到尾一直都有枪炮的背景音乐,这里表现的是不仅仅只有一个李教官,还有千千万万个李教官不停的战斗者,他们一直坚持着,不论日夜。李教官射击时打碎的依旧是那块五彩斑斓的玻璃,书娟透过视线看到那五彩斑斓的光影。正如秦淮女一般,他们的生命所绽放出的正是这七彩的光芒!
李教官交给秦淮女们一个小男孩浦生。虽然浦生一直受着她们细心的照顾,特别是豆蔻。浦生稚嫩的军人,身世凄惨,也只有在临死前才有清秀的一面,抹黑的脸庞包裹着是饱经磨难的心灵。豆蔻和浦生的愿望很简单,能相互陪伴,豆蔻弹曲,浦生要饭,如此渺小到不屑的生活竟是他们的憧憬,让人心生怜惜。
为了能给浦生弹奏一曲,豆蔻与香兰冒死回“秦淮河”去找琴弦。有人认为香兰的跟随不符合常识,但我认为,香兰更多的是想陪伴好姐妹豆蔻一起。在“秦淮河”那,豆蔻因为遗失琴弦想要往回走,香兰义无反顾的和她一起走,本来她可以藏那就好了。在遭遇鬼子的时候,香兰中枪后,依旧用最后的力气抱着鬼子的脚,是想为豆蔻争取时间。
“又是一个不幸的故事”。“秦淮河”的女子都有她们不愿提及的过去,她们无法相信周围的人们,所以各自都有自己所依赖的东西。导演用很巧妙的设计表现出个个女人不同性格的内心寂寞。豆蔻依赖的是琵琶,小蚊子依赖的是猫,怡春的是情郎的镯子,还有别人私房钱,珠宝。当豆蔻遇害时,当约翰找到香兰、豆蔻时,捡起被血染红的琴弦,那一瞬间的鼻酸......
约翰对大家撒谎说,她们是被流弹打死的。被流弹打死成了一种很体面的死法。这侧面的表现出女人们对鬼子的恐惧。聪明的玉墨当然第一时间猜到了,她抿着嘴不想言语,宁可相信那样的谎言是真的。那种体面的死法,至少让她们心安。
4
断了的弦要怎么连。那时的国家正如断了的弦,连上的代价正是血色的琴弦。那触目惊心的血色。那没有停止的枪声,正是不停续弦的战士。
安葬女学生时,安葬浦生时,秦淮女们都没能在亡者坟前散上一片净土,一直被限制的自由,不论在何时都是。玉墨就像在拍卖场的第三下锤子,在关键时起了重要作用。玉墨的美不仅是外貌赋予的美,还有内在深沉的智慧。大义当前,大局为重。悲哀的是,即使是这样的奇女子在单薄的世道命运下,也只能随波逐流。那是多么不幸的身世,她点醒了约翰,需要一个干净清楚的男人。
约翰彻底的蜕变是乔治的话语,也是玉墨的聪慧。乔治深得养父英格曼先生的教诲,感动于人的是精神,是行动。有个隐藏剧情,英格曼的神父的死是在教堂外面,在那种战火纷纷的时局里,有点智商的都会呆在教堂不出去。英格曼的死,多半是为了学生们,要么是粮食,要么就是帮助她们逃跑。
5
在日军邀请学生们参加庆功宴的时候,约翰不顾危险的一直在拒绝。这是场怎样的宴会,烘托那么久的影片高潮正在此刻。残忍,血腥,野蛮的斗争。在霸占了别人的土地之后要求,要让学生们唱歌助兴,之后呢?之后呢?不言而喻,小蚊子说出了心声,也说出了剧情。小蚊子哭着说“你们看看他们进南京都做了什么,杀人!放火!强J!”这是一场只去不回的赴死会,不仅会饱受屈辱,还会悲惨的死去。
书娟勇敢的组织大家用跳楼来抵抗这样的命运。高高的教堂上,书娟迎着冷风,看着远方那被破坏到面目全非的城市,无论如何不能让鬼子再糟蹋了自己,那就用一次坠落来结束这样的生命吧。要是要这样任人宰割的话,不如去死。“姐姐替你去!”玉墨的这句话让书娟在无限黑暗之后寻到光明。“有姐姐们呢,怎么样都不会让你们受委屈的!”
这段是人性最美的时刻!虽然让人很质疑生命的平等性,还是为什么女学生们会让秦淮女顶替?当影片放到约翰为玉墨剪短了头发的时候,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玉墨与书娟本就是相互羡慕的两个人。书娟正如小时候的玉墨,那样单纯的时光,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不应该不能选择,不应该啊!都是那一年十三岁,玉墨没得选择,而书娟可以被拯救。拯救的不是单纯的人,拯救的是自己单纯的梦!
书娟的旁白一直用很平淡的字眼描述,表现秦淮河的女人,玉墨那婀娜多姿的身影,都让她羡慕。对于成长的期待,她想好好活下去。
别说自私别说胆小,一个站在高处有傲骨的女生不胆小,只是她宁愿欺骗自己,玉墨是能活下来的。这种以命换命的行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会是怎样的苦痛,不得而知。我能感觉到旁白语气的忧伤,这一别即是永远啊!这是一辈子的痛!
秦淮女人们都很勇敢,在换了学生服之后还能谈笑风声的相互攀比。笑着流泪,时光要能倒回,她们情愿就这样粗布麻衣,这样无忧无虑。知道自己的前方是一条必死之路,可还要表现出多大点事的神情,“我们熬着熬着就过去了,还能凑合着活”。约翰也说着。“她们是专业的,那群鬼子算什么”。
大家都在欺骗自己,但都为了保护学生,保护她们身体的同时,在保护她们的身心。玉墨与约翰的爱情,转眼即逝。约翰想要许诺以后带玉墨去自己的家乡。多么让人向往的地方,单单的没有战争就是圣地。只是,到不了了,“这一夜以后,再也见不到我了。”
5
十三钗中唯一的男钗,乔治。傻傻的可爱的男孩,在开始的那句“二流子”就很好的缓解了大家沉重的心情,在戴假发的时候,大家都笑不出声了。他答应神父要好好照顾她们,他害怕自己约翰逃跑了就一直跟着他(在出去找豆蔻的那段)。他说他对不起神父,他没有照顾好那些女孩,其实他也比学生们大不了多少,他觉得自己做的很差很差。让我再为她们做点什么吧!神父在天上看到的话一定会很欣慰的。他当然知道被发现的话,他会是最惨的那个,他当然知道。“我不会跳车,我会为你们争取更多的时间。”谁说他傻了?他英文不行,说话呆呆的,但他决绝的表情,让人难过。
6
素衣麻布,《秦淮景》。谁能说那不美了?谁能说那曲子不动听了?这是在书娟心目中永恒的画面,这是在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旋律。你替我好好活着,你替我守着我完成的梦。你是我的未来,我是你的前世。五彩斑斓的碎片,每人怀喘在怀中。我们不是来与你们庆功的,我们也不会让你们庆功的。斗争还未结束,五彩斑斓的生命,耀眼的会让你们害怕!影片的末尾,意味深长。小蚊子临时的害怕,拒上车。还有日军送的那些伪善的礼物。没有人会骂小蚊子胆小,谁也没有资格。约翰在过关卡时,贿赂日军的是自己最爱的酒,我想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需要酒了,他要做一个干净清楚的男人。过了关卡,是安静的大道,书娟隔着木板睁着眼睛,那样大的道路没有战火,没有军队,明朗的正如未来。感谢导演给予这样一个结局,开放式的结局让人遐想,似有希望,似是无语。剧情中一直有一个长谷川的日本军官。我不想评价,因为这样的人,要么是个有良知的人,要么就是个邪恶到头的恶魔。我宁愿相信他是“上级的命令,我无从违背”。我相信会有良知。
6
《离开拉斯维加斯》凯奇最后的眼神是死灰般的绝望。《杀人回忆》里宋康昊最后的眼神是迷茫恍如隔世。《金陵十三钗》贝尔最后的眼神,也一定会成为经典。透过车窗镜片,那眼神的定格,是悲痛,是无奈,是欣喜,是希望。这是一部很优秀的战争史诗级的电影,酒酒相信每个人看完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7
接下来请期待酒酒的下一篇文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酒酒会认真筛选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END
你喜欢的故事是什么呢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