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前胸、后背长疙瘩怎么办?”“为什么网上那么多方法对我却没有用呢?”
大家对于这些问题都非常担心,还经常误认为“痘痘”,让我们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溯本求源。
真相如约而至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青少年多见。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可见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甚至瘢痕等。
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和螨虫等微生物感染、免疫炎症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有关。
玫瑰痤疮:原称酒渣鼻,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以持久性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主要诱因如:毛囊蠕形螨虫、糖皮质激素或其他药物戒断后,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再加之诸如情绪、运动、日晒、酒精、辛辣食物刺激末梢神经等导致血管持续扩张。
细菌性毛囊炎:此类毛囊炎同疖、痈一样,是一组累及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皮损是由红色丘疹发展为周围红晕的脓疱,然后形成黄痂,处理不当有可能形成瘢痕。还有一些特殊部位的毛囊炎,如:发生于头皮治疗不当,留有脱发和疤痕的秃发性毛囊炎;发生于胡须部的须疮;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的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本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马拉色菌继发细菌感染所致。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等为常见诱发因素。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又称马拉色菌毛囊炎,常见形态大小一致的炎性毛囊性丘疹、丘疱疹或小脓疱,常伴瘙痒。好发于颈、前胸、肩背等部位,多对称发生。
本病是由糠秕孢子菌(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性损害,患者常存在多汗、油脂溢出,可合并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
治疗与护理:1.一定要面诊,正规治疗。不要将自己的皮肤当做试验田,随便尝试,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战“痘”不成反添新病。
2.饮食清淡,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3.注意个人卫生,贴身衣物经常换洗。
本文由皮肤科主任王永辉最终审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