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肚子收不回去小心是腹直肌分离惹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为人母的心情自然是愉悦的。

但也有一些因素会导致新妈妈们情绪不那么好,孕期不可避免的体重增加,身体臃肿以及皮肤变差等等。

更让人心塞的是,大部分人产后身材没办法立马恢复,尤其是本来就不容易维持的平坦的小腹,因为孕育了宝宝而变得更加……

原本以为在家做做运动,就可以拥有产前的身材,

但,有一部分产后妈妈,是不能进行高强度的腹部锻炼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牵扯到一个部分产后妈妈都会遇到的,比起产后的肥胖、妊娠纹更可怕的问题,——产后腹直肌分离(DiastasisRecti)。

这里要提一下AB线(ABCrack或lineaalba),是腹部中间的一条凹陷的线条,贯穿胸部和腹部,也就是腹白线,而腹直肌分离也跟这个腹白线有关,但两者的形成不同,注意区别。

AB线vs腹直肌分离

AB线:腹直肌左右肌肉体积增大,体脂肪减少时,中间明显的沟缝(白线部位)就是AB线。

腹直肌分离:随着孕期增加,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会导致腹直肌分离。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

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情况会逐步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diastasisrecti)。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90%以上的妈妈,在怀孕后期腹直肌会自我分离为迎接新生命的成长,会患上腹直肌分离症(DiastasisRecti)。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女性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子宫内胎儿逐渐增大,腹壁皮肤、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极度扩张,这时候就会导致腹前外侧壁肌肉之一的腹直肌出现分离现象。

几乎所有女性在妊娠晚期,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腹直肌分离,每个人的体腹壁情况有所不同,腹直肌强度力量各有不同,前腹壁中央的腹白线的宽度和强度也各不相同,多产女性由于腹壁反复的拉伸容易导致腹壁松弛薄弱,多胎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妊娠时造成子宫过大的各种情况,都可导致腹壁过度扩张延伸。

以上这些因素发生在腹壁相对薄弱的产妇时,都可能导致腹白线过度变宽、腹直肌向两侧过度分离,如产后不能恢复最终可导致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生,就好比弹簧拉伸过度后变得松弛度不能恢复一般。

有什么危害?

腹直肌由纤维组织(腹白线)相连,这2块肌肉如果分离严重,腹白线会越来越薄弱,腹直肌长期分离及松弛,腹腔内的器官便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增加腰背压力,容易拉伤和劳损。

部份产妇分娩后,分开的腹直肌无法自我复合,这时候若未能得到正确的康复指导,分离的腹直肌没有回复原位,则会导致脊柱性下降、腰背疼痛、内脏器官移位、腰腹鼓鼓,再怎么运动燃脂也无法重拾小蛮腰。

当腹直肌与核心肌群无法好好负担支撑躯干工作,体内脏器可能会开始压迫膀胱,逐渐让「漏尿」问题变严重!

自测

在正常状况下,左右两侧腹直肌中间只有1-2指幅(约1-3cm的间隙)就是正常没问题状态;这样才能缩紧腰腹尺寸,分担腰背的负担。

产后的妈妈,只要放三只手指在肚脐上,再做卷腹动作,就可自我检查出前腹肌空隙有多宽。如果腹直肌中间的空隙可能会达3-4指宽(甚至更宽),建议妈咪们先去找复健专科评估。

因为腹直肌分离,会导致支撑力降低,身体必须转向跟脊柱两旁肌肉求救代偿,导致脊椎承受比以往更多压力,除了容易腰痠背痛,更可能演变成其他身体部位失能问题!

能预防吗?

平日注意适当锻炼,怀孕时要注意多胎、巨大儿等宫体过大因素,有助于预防产后腹直肌分离,同时产后经专业人士指导后,正确的锻炼也能使腹壁尽快复旧,避免腹直肌分离的加剧、避免手术。

恢复

医生的诊断很重要

如果分离宽度超过3指,产后1~2年仍不能缩小恢复的,需要在专业的医生诊断及指导下,进行腹直肌康复训练或其他治疗,促进其恢复。

寻求专业指导,循序渐进恢复

产后一年之内、腹直肌分离的宽度小于3指之内的,经过收腹等正确的腹部锻炼有可能恢复正常,在没有专业医生、治疗师指导下,不建议做卷腹和躯干扭转等训练,以免加重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这时候你需要从最基础的呼吸开始,简单的平衡动作,以及动态的拉伸,通过低强度的核心训练,找到再次发力的感觉,借助弹力带、瑜伽球、瑜伽垫,激活产后身体,为进入正常的运动做准备,先人一步完成产后恢复与塑身。

这里举几个简单的腹直肌分离的训练方法: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Abdominalbreathing),它以膈肌运动为主,配合腹部运动。主要是锻炼腹横肌,以从内部收缩腹部。方法如下:

①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松开腰带,全身放松;

②将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最大限度地把肚脐吸引向脊柱,略停5~10秒。此为一个循环。注意,整个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胸腔不动。

③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

(2)Pull-Ins

主要是锻炼腹横肌,以从内部收缩腹部。方法如下:

①仰卧,两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脚跟与坐骨对齐),全身放松;

②将双手放在腹部肚脐两侧。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同时双手顺势向内下方推挤,努力闭合腹直肌之间的间隙,略停5~10秒。此为一个循环。

③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

(3)SplintedCurlups

主要是锻炼腹横肌以及腹直肌、腹内外斜肌。方法如下:

①仰卧,两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脚跟与坐骨对齐),全身放松;

②双臂交叉放于腹部,双手掌各抵住腹部一侧。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同时将头和肩慢慢抬离垫子(腹壁肌肉收缩)配合双手将两边的腹肌往中间推,略停5~10秒,慢慢将头和肩放回垫子。此为一个循环。

③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一般每次3~5分钟,每日3次。注意,运动量宜从小到大。

(4)仰卧起坐(Situp)、卷腹(Crunch)、平板支撑(Plank)等

主要是锻炼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等所有腹壁肌肉。不过,在腹直肌分离仍大于两指宽(约2cm)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上述腹式呼吸、Pull-Ins、SplintedCurlups运动,只有当分离小于两指宽后才能进行这些常规的腹部运动,否则会加重腹直肌分离程度。

总之,产后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动量应逐渐增加,切不可因急于恢复身材而过量运动。

通过以上矫正运动,大部分女性分离的腹直肌都可回复原位,但有极少数女性由于营养不良、产后运动不当等原因,腹直肌分离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腹壁疝(如小肠凸出肚脐的脐疝),这时应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将两侧分离的腹直肌间断缝合。

另外,为了减少产后腹直肌分离概率和程度,女性怀孕前应多做一些如仰卧起坐、卷腹、平板支撑等运动,以增强腹壁肌肉力量和腹部皮肤、筋膜弹性。

福利时间

推荐

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孕期产后的知识,欢迎订阅







































白癜风什么症状
银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w/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