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

怎么能确诊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32166.html

一饭之恩与一饭之仇

——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这是成语“一饭千金”的典故。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从人寄食,人多厌之”。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并以“大丈夫不能自食”等言语激励。后来,韩信为刘邦打天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是好心有好报的典型。给韩信饭吃的时候,漂母绝不可能是神算或者神相。雪中送炭,饿时得食,肯定是最难忘的,也是最感激的。漂母并不图任何回报的小小举动,不喜反怒的一番言语,可说间接成就了一枚小透明的逆袭人生。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春秋时期,郑国的大臣子家和子公去拜见郑灵公。在宫殿外面子公突然食指大动。子公对子家说:“今天有美食吃。”子家问其缘故。子公说每次将有美食,食指就会颤动。两人到了郑灵公那儿一看,果然,灵公正喝楚国赠送的王八汤。子家和子公相视而笑。灵公问二人笑什么。他们就把刚才子公食指大动的情况跟郑灵公讲了。灵公一听不爽,心想:好,子公你不是食指大动吗?我请大家喝王八汤,就是不让子公你吃!子公看大家高高兴兴地吃喝,自己没份,偷偷伸个手指头到王八汤里,尝了尝味道便扬长而去。郑灵公更加生气了,未经国君允许就偷食王八汤,是藐视国君的权威——这性质和孙悟空偷吃蟠桃大会的仙酒一样。灵公心生杀子公之意,子公也明白这“染指一下”是要付出代价的,便先下手为强,联合子家把灵公给杀了。

郑灵公不给子公喝王八汤,既有打击子公藐视王权的意思,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逆反、作弄的心理。可是这小小的不理智之下,双方都招惹了杀身之祸。只不过子公先下了手,郑灵公遭了殃。

曾经听某同事说过一事,与此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不到生死之境地。某次,这同事请客吃饭,不过以为边上那老兄不抽烟,少了一个敬烟的举动,轻轻略过了,没想到后来在工作中,时常在那老兄这个关节难以畅通,偶然听人提及,才知道了其中缘由。

金屋藏娇与故剑情深

——祖孙两代皇帝的爱情悲剧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大汉帝国后宫中花团锦簇、群莺乱飞。在摇曳的花丛中,许多青春靓丽的宫女相互追逐嬉闹,留下了一道道流光溢彩。

这时,馆陶长公主抱着自己的小侄子刘彻,指着那后宫花园中笑颜如花的莺莺燕燕们问道:“彻儿啊,你长大了要讨老婆,这些漂亮的小姐姐你想要哪一个呢?”

小刘彻瞟了一眼宫女们,坚决地摇了摇头说:“我一个都不要!”

馆陶公主又顺手指着贴在身旁的小美女说:“那阿娇呢,怎么样?”

小刘彻立马眼睛放光,小嘴一张,豪言就来:“如果能娶到阿娇小姐姐当老婆,我就心满意足了,将来我要用黄金打造一座宫殿,让她住在里面。”

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姑妈馆陶长公主的女儿。年少时的刘彻与表姐陈阿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年幼的阿娇也长得娇艳欲滴,青春可人,刘彻自然很喜欢这个表姐,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娶她回家,在金屋中宠她爱她。

但是,大多数的悲剧,都是以这样的美好开场的。

长大后,小刘彻成了大皇帝,阿娇姑娘也成了小皇后,可以说是有情人终成了眷属。最初他们还是很恩爱的,刘彻宠着阿娇的小性子,忍让着她的傲娇气。

但后宫里乱花渐欲迷人眼,又有几个皇帝不多情呢?汉武帝处理政事之余,就如那勤劳的小蜜蜂,频频出没于花丛中。那朵曾经年少时最钟情的娇花,已经吸引不了那只向往着更鲜艳花朵的小蜜蜂。

年少时的美好承诺是做不了数的,两小无猜的爱情童话,也经不起时光的打磨,逐渐就生出了疙瘩,磨啊磨啊,疙瘩磨破了,最后就渗透出鲜红的血来。

这时的阿娇的娇艳已经被雨打风吹去,却把女人的妒忌张扬了出来。她仗着自己母亲是刘彻登上帝位的最大帮手,刘彻三天不到她的寝宫,就给这曾经的小表弟表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大戏,弄得刘彻心里的那团无名火焰涨啊涨的,就差个由头爆发出来。

后来,阿娇信了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用巫术来诅咒刘彻喜欢的后宫女子们,又使用媚道之术企图重新博取皇上的欢心,事后还嫁祸于他人。

事情败露之后,正好已经烦得要死的汉武帝,用霹雳手段上纲上线追究惩治这件事,牵连被杀的有三百多人,可以说是株连九族,流血漂橹。阿娇被废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最后一个人幽居深宫,处境凄凉,终日以泪洗面,数年后郁郁而终。

接下来给汉武帝做皇后的卫子夫,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们以悲剧结尾的原因,都是对女主们来说的“渣男”——刘彻一手造成的。而她的曾孙刘询,登上皇帝大位之后,又弄出了一道在中国爱情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故剑之诏”,可谓是“一往情深”。

只是,对这个故事中的女主来说,仍然是个悲剧。前一个悲剧,是男主的始乱终弃,而这一个悲剧,却是男主的无可奈何。

汉宣帝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他的爷爷刘据,谥号戾太子,是当了很多年太子却没熬过自己父皇、最后被诬为谋反被追杀至死的一枚苦逼。

汉武帝雄才伟略,只是太有为了,虽然把匈奴虐过了一遍又一遍,但到他的晚年,不可避免地把大汉帝国那点家底折腾得差不多了。与此同时,老人家还在自己家里放肆地折腾,酿成后宫“巫蛊之乱”,把自己的嫡长子一家杀得只剩下了刚出生的刘询(病已)。

堂堂皇曾孙刘病已的童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他爷爷戾太子刘据被追杀的那年,刘询还是个襁褓中小奶娃,但仍然被自己那愤怒的老祖宗汉武帝收监,关进了首都长安城外的监狱里。要不是那管监狱的邴吉不忍心看这么个婴儿死于非命,找了两个女囚喂养他,估计刘病已真的就一病已故了,不会有后来的所谓“孝宣中兴”。

汉宣帝刘询其实算是个有坚持的好男人。他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大将军霍光扶上了帝位。接着,满朝文武在霍光的指使下,建议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但这个时候宣帝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大意是“我在卑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把它找回来呢?”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故剑情深”。他用这一道诏书向世人宣告了自己对糟糠之妻许平君的不舍和深情。

如果故事只到这里,男主无疑是值得世人称颂的情种。但就是这看似拥有无上权力的一国之君,在面对现实的时候,也处于诸多的无可奈何之中。

刘询和许平君两人是真正的患难夫妻。许平君正值豆蔻年华时,本来已许配给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子,但是没想到的是,还没到正式成婚的日子,欧侯氏的儿子却突然“扑街”了。

这下子,许平君的母亲心里暗暗担起忧来:俺家闺女怎么这样倒霉呢?不行,得去算算,看看她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于是许母偷偷地找到街上的瞎子算了一卦。只见那瞎子把许平君的生辰八字一排,脸上顿时露出惊骇之情,失声嚷道:“你家女子是大贵之命!将来说不定能当皇后。欧侯氏的儿子身份那么低下,怎么配得上你家闺女呢?”

也不知道那瞎子是怎么胡猜乱中的,但老许家翻身做皇亲国戚的日子确实是要到来了。

此时,供养着刘询的掖庭令张贺听说许平君未婚丧夫的事情后,想着这样的女子索要的彩礼应该便宜点,就代刘询向徐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求亲。

最初,许母是强烈反对的:“俺家闺女是当皇后娘娘的命,小刘子这么个倒霉蛋怎么能与我家闺女般配呢?”

可是徐广汉却想,“不管怎么样,人家终究是皇家血脉,武帝的曾孙,当今皇上的侄孙,说不定哪天皇上心情好了,再给自己的侄孙恢复王室身份,赐予一个王侯爵位什么的,俺家闺女不就成了王妃。虽然不是皇后,但王妃也是大贵呀!那街上算命的瞎子讲的话,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就这样,在许父的坚持下,端庄美丽、温柔贤惠、知书达理的许平君嫁给了正倒大霉、现在仍无依无靠的没落王孙刘询。两人的婚后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却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和和美美。许平君对丈夫恭顺柔和、体贴有加,这让从小父母双亡、在狱中长大的刘询感动不已,因而也对不嫌弃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

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初,大权掌握在大将军霍光的手中。想想前一个即位二十多天就被废了的倒霉蛋刘贺,刘询不得不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把心态摆正一些,在册立皇后的事情上硬挺了一下,但其他的事情还必须顺着霍大将军的意思来。

许平君虽然成了皇后,可是后宫的势力都掌握在皇妃霍成君的手中,她也活得十分憋屈。

就在皇后许平君给刘询生下皇子后不久,能够自由出入皇宫的霍成君母亲,就在奉呈给皇后的滋补汤药中撒了一把砒霜。人算不如天算,当年街上那瞎子算出了许平君的大贵命格,却没有算出她的短命之格。

无疑,刘询对自己的原配妻子是真爱,可是在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前提下,这样的真爱却害了自己的真心爱人。

许平君魂飞魄散之后,汉宣帝刘询虽然痛不欲生,可是霍家势大,自己的皇权和小命还掐在人家手中。宣帝只能抱着那七窍中还残存着暗红色血迹的许皇后尸身,咬碎钢牙和血吞,唯有泪千行。

后来,宣帝慢慢掌握了朝政大权,等熬死霍光之后,立马翻脸就把霍家一锅端了,皇后霍成君也被废后贬入冷宫,在凄风冷雨中自挂了东南枝。宣帝为自己的一生挚爱报了怨仇,但他常常徘徊在许皇后曾经的寝宫中,悲难自抑,郁郁寡欢,四十出头就急着去见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虽然在宣帝的无可奈何中死去,但许平君又是幸福的,宣帝把她葬在了杜陵南园,这又成就了另一个充满着浪漫情调的典故——“南园遗爱”。宣帝驾崩之后,与许平君合葬在了一起,生前两人爱得艰难,死后在天国,也许还能重比翼、和云翥吧!

狱吏之贵与酷吏之酷

——寥寥数语,形神毕肖

细读司马迁的《史记》,可见太史公刻画人物之工。《李斯列传》中描写,“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待中,往复讯斯。斯更以实对,辄复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

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斯,其刻薄寡恩,本非善人。但在赵高要治李斯的罪时,就只用了从古到今两千多年通用的两招,一是刑讯,二是逼供。

一方面打得李斯死去活来,是个人就忍受不了的痛,何况李斯曾经是个锦衣玉食、细皮嫩肉的高官。再紧的嘴巴也抵不过更硬的钢撬,一顿板子暴风骤雨般打下去,没罪也得认。另一方面,为了把逼供出来的罪名坐实,赵高还派人不断地去试探,李斯说瞎话也就算了,要是敢说实话,又是一番暴揍,揍得你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不怕你不说自己的瞎话。后来,当秦二世还想查究真相时,李斯在皇上的使者面前都不敢再说自己无罪。这样,就把李斯的案子弄成了“铁案”!

又有《绛侯周勃世家》记载周勃曾被捕治,及出狱,长叹一声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周勃是汉高祖的功臣,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征战,贵为丞相,侯封万户,是刘氏江山存亡续断的关键人物之一。可是一旦入狱,也只能任那些小小狱吏凌辱。虽然司马迁没有描写周勃在狱中的细节,但周勃吩咐家里人拿出千金送给狱吏,又在出狱后的深有感触的长叹,可以想象他在狱中受到的招待!

至于《韩长孺列传》记“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可复然(燃)乎?田甲曰:然(燃),即溺之。”

韩安国也算是带过兵打过仗、又能说会写的文武全能式高官。有一次犯了案,进了班房,狱吏田甲立马就欺负上来了。韩安国心中还留存有自己的理想和骄傲,忿怒之余,对田甲嚷嚷:

“死灰难道就不能够再烧起来吗?”

田甲不以为然的哈哈一笑,很装逼地撩了撩下装,头一侧,强抑着心中高涨的得意说:

“好啊,你还想死灰复燃?哼,老子看到你这死灰有点火苗头,老子就一泡尿过去,浇不死你!”

没想到真的有一天死灰复燃了,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韩安国被任命为梁国内史,从监狱囚徒直接担任了二千石级的高官。田甲吓得尿不出来了,赶紧弃官逃跑。韩安国发出告示:“田甲你有种不回来,我就夷灭你的宗族。”

看到自己的宗族受到了威胁,田甲不得不又回到家中,脱衣露胸去找韩安国请罪。韩安国轻笑着说:

“你现在可以脱裤子撒尿了!哼!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这里面,既有韩安国的轻蔑,也有他的无奈。

这些记载,不仅仅写了周勃、韩安国等人的个人经历,而是可以看出那些狱吏淫威之下,严刑酷法之下,何求不得!而这些狱吏形象又是与《酷吏列传》中的那些酷吏相通的。

从《酷吏列传》中可以看出,酷吏的最大问题在于不公平执法。他们凭着个人的爱憎或是专门看着最高统治者的脸色办事,这是司马迁所最深恶痛绝的,也是曾遭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最深有体会的。

例如周阳由,他的执法是“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曾者,曲法诛灭之”。就是说,周阳由执法的时候,不是以法律为准绳,而是以自己的主观爱憎为判断的标准。他喜爱的或者说与他有亲属关系的,就可以想办法把死刑犯都捞出来。他憎恨的或者敌对的,他就要歪曲法律,致即使没有罪,也要治人家于死地。

又如王温舒,他的特长是“为人诌,善事有势者。即无势者,视之如奴;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王温舒这个人的特点,就是喜欢媚上。对有权有势的人,就好好伺候着,即使犯了天大的事,也没事一样。但是对那些普通平民百姓,他就像对待奴隶一样,怎么整人怎么来。

特别是《酷吏列传》的中心人物张汤,更是一贯看汉武帝的脸色办事。他“奏献疑,必预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献决法廷尉,诰令扬主之明。”

他判案的原则是:所治即上所欲罪,予监吏深祸者;即上所欲释,与监吏轻平者。如果皇上要治哪个人的罪,他就要求狱吏拿出最恶毒的办法来祸害那个人。如果是皇上要释放某个人了,他就交代狱吏好好待人。他察言观色,一切都以皇上的好恶为准。

在酷吏的深文周纳下,连皇帝的亲儿子都可以不放过。比如,汉景帝的废太子刘荣,去做了临江王,却被号为“苍鹰”的郅都逼得悬梁自尽。而汉武帝的废太子刘据,竟被酷吏们逼得匆促造反,最后也走了他叔叔刘荣的老路,自杀在一堆荒草边。当时,酷吏酷烈之声甚极,在长安城里吓唬孩子只要提到“张汤”两个字就行了。

狱吏之贵与酷吏之酷,可以说是几千年“人治”的产物。连李斯这样起自底层身居高位的丞相、周勃这样出生入死、统兵百万的大将都顶不过狱吏的百般凌辱,可知严刑之下,必有“罪人”!

邹军诚

热爱自由无拘的文字

却在爱恨交加中苦苦挣扎的非自由撰稿人

家居笔记

水母

潮人的十五夜

缘来缘去皆是因果

我用热力学定律给你解释一下环保

银河系漫游指北

潮人都是这样过年的

墨子:拿姜子牙跟我比?

墨子:我是墨一样,ohno,谜一样的男子

墨子:我是五彩斑斓的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w/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