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X线表现(后前位胸片):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清晰,未见结节实变影,两肺门大小如常,纵隔不宽,心影大小正常范围,两肋膈角清晰锐利。
正常后前位胸片(男,女)
2)正常CT表现:两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气管支气管通畅,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块影。未见明显胸膜改变。
急诊常见胸部病变影像表现1)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X线胸片检查是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CT可以明确诊断。
肺炎:胸片检查,(上)左下肺可见条片密度增高影;(下)右中上肺野可见絮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透过病灶可见其中肺纹理。
左下肺炎:CT平扫,左肺下叶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内见空气支气管征。
2)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内径的异常增宽,多为后天性,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支扩:CT平扫,左肺下叶多发支气管扩张,壁增厚。
3)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可以是自发性,也可由疾病、外伤、手术等引起。
气胸:胸片检查,左侧肺野可见条带状空气密度影,其内未见肺纹理,可见肺压缩边缘;CT平扫,为同一病人。
4)胸腔积液: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形成胸腔积液。表现为胸腔内密度均匀、外高内低的上凹弧形影。大量积液可占据患侧胸腔的全部,常可使纵隔向对侧移位。
胸腔积液:胸片检查,右下肺野可见外高内低的弧形密度增高影,右膈及肋膈角消失;CT平扫,右侧胸腔背侧可见弧形液体密度影。
5)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实验室检查D-D二聚体明显升高。肺栓塞诊断需行CTPA检查,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或血管阻塞。
肺栓塞:CTPA示左右肺动脉主干及左下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右下肺动脉阻塞。
6)主动脉夹层: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双腔主动脉”。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疼痛。
分型: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Debakey将胸主动脉夹层分为三型:I型,夹层起源于升主动脉,累及主动脉弓或以远;II型,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III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并向下延伸。Stanford分为A、B两型,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II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
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CTAVR及MIP重建示降主动脉呈双腔改变,真腔较小、位于前方,假腔较大、位于后方,真假腔之间为撕脱的内膜片;轴位示胸主动脉呈双腔改变,撕脱的内膜片清晰可见。
作者:医院放射科
SRR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