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对于人类的健康就好比寂静的活火山,平时看不出,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毫无征兆地发作,让你措手不及。有研究显示未经确诊的、未规范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死亡风险以每小时1%的速度增加,1周死亡率高达60%-70%。
一天王老板聚餐时,突发胸前区刀割样的疼痛,大汗淋漓,脸色苍白,随后便晕厥过去,虽已呼叫医院,但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医生诊断死亡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向家人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但是患者一直未予以重视,未定时服用降压药,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的关系主动脉夹层为心血管世界大名鼎鼎的杀手,发病急,起效快,首发症状多样,易误诊及漏诊,它的发病总是吓人而又痛苦,因为它太突然,突然到让人猝不及防,甚至可以让一个原本平静的家庭风云突变。“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走了呢?”医院经常听到的问题。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慢性系统性高血压为公认的主动脉夹层的易感因素,62%-78%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有高血压在其中作祟。这是因为主动脉壁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在长期高血压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下,形态和比例发生改变,血管壁的应力增加,僵硬度增加,血管内膜容易撕裂而引起动脉夹层。
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进展迅速,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高居第二位,而目前却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一旦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对个人而言增加了自身的痛苦,生活质量差,就家庭和社会而言,其精神及经济负担也会明显增加。相关研究表明,每年10万人中约有7-9例发生急性主动脉夹层。而其中由于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主动脉夹层患病率每年增加5%。更可怕的是我国有近3亿高血压病人,且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比发达国家低,主动脉夹层潜在发病人群极为巨大且呈年轻化趋势。
有文献指出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24h内病死率约为33%,48h内病死率高达50%,由此可见早期及时准确的识别主动脉夹层,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呢?由于其首发症状多样,可表现为任何症状甚至无症状,极易延迟诊断、漏诊或误诊。如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极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表现为无痛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一侧肢体瘫痪、肢体麻木等),经常因重视度不够,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胸部或背部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最常报道的症状,大多伴有面色苍白、焦虑不安、四肢湿冷等休克的表现,但血压正常甚至升高;少数也会出现左右臂之间的血压存在较大差别,或上肢与下肢血压差距缩小。而临床上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的最主要手段为主动脉CTA,而超声心电图、MRI对确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也有很大的帮助。
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确诊后,A型夹层需急诊手术,B型夹层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对其进行护理的重点为使用药物治疗,积极控制血压,控制心率,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每周复查CTA,如病情无进展排除手术禁忌症,2周左右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如病情进展,血压、疼痛无法控制,出现先兆破裂征象,内脏、下肢缺血征象,需急诊手术。
延续护理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药物治疗应贯穿夹层治疗的始终,即使在术后,仍然要接受良好的降压治疗,合理使用降压药,饮食应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适量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西红柿等,以防便秘。出院后仍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定期进行血压监测,遵医嘱用药积极控制血压。不抬重物,避免剧烈活动及消耗性锻炼。学会自我控制不良情绪,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及种类,密切注意血压变化,保持血压稳定,并学会自测血压及心率的方法,医院复查。
对于主动脉夹层,这个隐蔽而危险的疾病,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将高血压这个危险因素的危害降到最低,避免诱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健康快乐地美好生活。
作者:十一病区胡苗苗
审核:李东梅
编辑:刘约陈翔
责编:胡向跃陈欢笑
往期精彩回顾
免费资助矮小症患者,医院成红十字基金会医院
开学了!这些提醒很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