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解剖变异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目录

1-动脉变异2-静脉变异

—01—

动脉变异腋动脉变异

肱动脉变异

桡动脉变异股动脉变异

甲状腺下动脉

腋动脉变异

腋动脉全长11.4±0.9cm,外径在起点为7.10±0.14mm,在终点为5.20±0.11mm。腋动脉变异少见,偶见双腋动脉(0.6%),在第一肋处分为2支。

肱动脉变异

?正常情况下,肱动脉在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尺动脉而终,全长23.06±1.92cm,其外径在分出肱深动脉前为4.9mm,之后为4.2mm,中点处为3.90±0.09mm。?肱动脉主干可以呈浅肱动脉型(即肱动脉在正中神经两头之间行于其浅面或在臂前区自正中神经内侧绕行于神经浅面,占13.27%±1.05%)或双干型(即肱动脉在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或在髁间线平面以上分为2干,占7.40%±0.81%)

肱动脉变异

双干型肱动脉中,两干在肘窝处有吻合者占25.93%,主要有3种形式:

1.两干互相并联成X型,并联长度介于0.2-2.1cm;2.两干之间有吻合支;3.在正中神经内侧的干较细,与髁间线平面上方0.9cm处分出的干吻合。

肱动脉主干变异多为单侧,以右侧多见,提示在显露右侧肱动脉时应考虑到肱动脉变异可能。

桡动脉变异

桡动脉全长24.48±1.80cm,外径在起点3.28±0.71mm,中点处为2.60±0.70mm,末端为2.22±0.37mm。?桡动脉可以高位(6.15%)发自肱动脉或腋动脉,其中大多数在臂中点以上。国人资料中例仅见3例在臂中点以下,Skopakoff()资料例中仅见1例在臂中点以下。

桡动脉变异

反关脉:桡动脉远侧段行程变异表现为在桡骨茎突上方4.5-12.0cm即转至背侧,因此在腕前区不能扪及桡动脉搏动,此即“反关脉”(1.8%)?岛状桡动脉

岛状桡动脉▼

股动脉变异

?股动脉全长31.96±2.29cm,其外径在起始部为8.50±1.80mm,发出股深动脉之后为6.00±1.40mm,在收肌管上口处为5.60±1.60mm,在收肌管下口处为5.40±1.40mm。?股动脉在股三角内发出股深动脉等多支浅、深动脉,营养股部、腹前外侧壁和会阴部等。有学者根据股深动脉和旋股内、外侧动脉等深部3个主要分支的情况,将其分为10型。

甲状腺下动脉

—02—

静脉变异颈内静脉变异

颈外静脉变异

腋静脉变异上腔静脉变异

头臂静脉变异

下腔静脉变异髂总静脉变异

头静脉变异

贵要静脉变异穿静脉变异

肱静脉变异

肘浅静脉变异

颈内静脉变异

在一项超声研究中,颈内静脉不能可视化的患者多达2.5%。

颈外静脉变异

颈外静脉(externaljugularvein)不是颈外动脉的伴行静脉,与颈外动脉毫无共同之点。

它是颈部最粗大的浅静脉,外径为6.2±2.9mm(左侧)或6.8±2.7mm(右侧),沿胸锁乳突肌表面斜向下行,至锁骨中点上缘上方约2.5cm处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46.15±2.30%)、静脉角(33.12±2.18%)、颈内静脉(14.96±1.65%)或其他静脉(5.77±1.08%).在锁骨上方约4.0cm处,腔内有一对瓣膜,但功能不全,难以阻止血液逆流。

——庞刚张为龙著《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P41

颈外静脉汇入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汇入静脉角▼

颈外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腋静脉变异

Shaphanger’soedema:位于腋动脉第一段前方的腋静脉管壁与锁骨下静脉紧贴,腔内有一瓣膜,当臂部高举过头时,可使静脉变凹,也压迫静脉瓣。长期从事举臂过头顶工作者,可创伤性压迫静脉瓣,从而引起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此即原发性腋静脉栓塞,病人感到臂部严重肿胀和疼痛。这种情况有人称为拉吊带水肿。

——庞刚张为龙著《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P

上腔静脉变异

按照胚胎来源划分

将上腔静脉变异分为两类

右上腔静脉变异

左上腔静脉变异

右上腔静脉变异

右上腔静脉远心段缺如

右上腔静脉近心段缺如

右上腔静脉全段缺如

右上腔静脉直接与左房相连

右上腔静脉变异-1▼

右上腔静脉变异-2▼

右上腔静脉变异-3▼

右上腔静脉变异-3▼

右上腔静脉变异-4▼

左上腔静脉变异

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冠状静脉窦

左上腔静脉经冠状静脉窦与左心房之间短路(冠状静脉窦-左房窗)

左上腔静脉直接引流入左心房

左上腔静脉连接于左肺静脉

左上腔静脉变异-1▼

左上腔静脉变异-2▼

左上腔静脉变异-3▼

左上腔静脉变异-4▼

头臂静脉变异

两侧头臂静脉间的夹角为83.36°±15.41°,其中50%为锐角,28%为钝角,12%为直角。

——庞刚张为龙著《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P59

头臂静脉变异对通路影响▼

头臂静脉变异对通路影响▼

下腔静脉变异

双下腔静脉

左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肝后段缺如

双下腔静脉

发生率为1.16%。在肾静脉水平以下,双下腔静脉畸形的机会较多,共有3种类型:

1.左、右下腔静脉等粗2.右下腔静脉粗于左侧3.左下腔静脉粗于右侧

双下腔静脉▼

——图片引自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P21

左下腔静脉

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根据其从下向上的走行,分为左侧段、斜行段和右侧段。

左下腔静脉▼

——图片引自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P23

下腔静脉肝后段缺如

又称为下腔静脉缺如。在肾水平以下,下腔静脉在腹主动脉的左侧或者双下腔静脉。在肾水平以上,下腔静脉走行异常,没有与干密切链接,逐渐移行为半奇静脉和奇静脉,最终汇入上腔静脉。

——图片引自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P24

髂总静脉变异

我国调查资料:右髂总静脉较短(平均3.5cm),左髂总静脉较长(平均5.23cm)。

髂总静脉变异较少,出现率占2.2%。在左髂总静脉或右髂总静脉沿其长轴出现裂孔。使髂总静脉分裂成2条。两条静脉的管径可以相等,或内侧较细、外侧较粗。有时可见髂总动脉的分支从静脉裂孔中穿过。

Cockett综合征分类方法

第一种:按照动脉压迫静脉的方式分型

第二种:是按照左髂总静脉受压处分型

第三种:是按照左髂总静脉腔结构分类

动脉压迫静脉分型▼

——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P

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位置关系▼

——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P21

左髂总静脉受压处粘连结构分型

①外侧壁轻微粘连型(3.75%±2.12%),位于左髂总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口处,粘连范围很小,长、宽均不足1mm,估计对血液回流无影响;

②纵膈型(11.25%±3.53%),纵膈偏内侧或外侧,将左髂总静脉入口处分为2个腔,对血流通畅似乎无影响;

③横隔型(6.25%±2.71%),紧贴静脉的内侧壁,大小不一,大者可能对下肢静脉回流有影响。

④中央盘状带,为一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的粘连带,位于管腔中央,大型者无疑可以起到阻碍和改变血流方向的作用。

——庞刚,张为龙主编.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P-

左髂总静脉腔内异常结构分类

①嵴状:双髂总静脉连接点处存在细小三角形组织,矢状垂直突入腔内。

②瓣状:存在髂总静脉侧缘的类似燕窝的结构。

③粘连状:一定长度和宽度的静脉前后壁互相融合。

④桥状:存在长条状结构,将管腔分为多个口径的通道

⑤束带状:存在隔膜样结构,形成类似筛状的多孔状改变。

左髂总静脉腔内异常结构分类▼

——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P21

Cockett综合征临床意义

我们常用的右股静脉置管术,因为右髂总静脉短而直,行走于动脉后方,也同样受到右髂动脉的压迫。会有狭窄可能,当右股静脉置管困难时,不可暴力操作。

当腹主动脉存在解剖学异常,如分叉位置高,其分支的右髂动脉则对其下方的下腔静脉末端或分叉部造成压迫,从而导致下腔静脉末端的狭窄。在进行右股静脉或左股静脉置入长期导管时,可能会有置入困难,此时,也不可暴力操作。

在进行左股静脉置入临时导管或长期导管时,如果置入导丝或者置入扩张管及导管有困难时,需要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几种解剖学异常可能,不可暴力操作。

——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P-

左股静脉导管造影▼

Cockett综合征临床意义

一些患者,进行下肢血管通路,比如下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或者下肢人工血管内瘘。建议慎重完善相关检查后再决定血管通路方案。

当下肢的动静脉通路出现血栓时,需要考虑到有无下肢静脉回路如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基础病变的可能,再来制定合理的血管通路急救方案。

当下肢的股静脉留置导管术后出现同侧肢体出现肢体肿胀时,除了诊断深静脉血栓外,需要考虑有无下肢中心静脉基础病变。尤其是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

左下肢内瘘造影▼

Cockett综合征临床意义

当患者需要进行下肢静脉手术操作,尤其是左下肢静脉手术操作建立血管通路时,需要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讲解后续可能发生的相关并发症。

左侧髂外静脉与右侧髂外静脉区别

左侧髂外静脉与右侧髂外静脉相比,就没有优点了吗?还是有的。因为,髂外静脉瓣膜的出现率为68.4%±5.33%,其中双侧出现者占21.05%±4.63%,单独出现于左侧者占11.84%±3.71%,出现于右侧者占36.35%±5.48%。也就是说,与右侧相比,在左侧股静脉置管,因为瓣膜因素导致导丝进入困难的影响较小。

——庞刚,张为龙主编.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P

头静脉变异——岛头静脉

?头静脉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副头静脉accessorycephalicvein。该静脉起自头静脉在前臂背侧的一个属支或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上行至肘窝以下注入头静脉(在活体占39.00%±1.11%)。此外,头静脉在行程中还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岛头静脉(在活体占12.1±1.11%)。

——庞刚,张为龙主编.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P-

“孤岛型”岛头静脉▼

“双岛型”岛头静脉▼

岛头静脉对内瘘穿刺影响▼

岛头静脉对内瘘穿刺影响▼

贵要静脉变异

在15.40%病例中,贵要静脉尺侧有时可以见到副贵要静脉,在臂部贵要尺侧注入贵要静脉;贵要静脉在肘部也可以形成岛状,出现率为2.40%。?

——庞刚,张为龙主编.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P

穿静脉变异▼

肱静脉变异

肱静脉由桡静脉和尺静脉组成。1支型占25.9%±3.0%,外径为5.5±1.5mm;2支型占68.9%±3.2%,外径为3.6±0.9mm。

——庞刚,张为龙主编.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P

肱静脉特殊情况▼

肘浅静脉变异

Ⅰ型: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

Ⅱ型:头静脉+前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

Ⅲ型:头静脉在肘窝以下接受肘正中静脉

Ⅳ型:头静脉在肘部不与贵要静脉吻合

Ⅴ型:头静脉+2支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

Ⅵ型:头静脉在肘部以上不明显或缺如

肘浅静脉变异▼

肘浅静脉变异▼

肘浅静脉变异▼

-致谢-

                







































白癜风中医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4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