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介绍

主动脉夹层到底多凶险?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本病少见,发病率每年为十万分之一至二十万分之一,高峰年龄是50~70岁,男女比例约2~3:1。65%~70%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01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有哪些?

1.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占70%~80%,高血压可使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弹力纤维常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导致夹层形成。

2.结缔组织病:马方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Erdheim中层坏死或Behcet病等。

3.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所继发的高血压或者主动脉瓣二瓣化。

4.损伤:严重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峡部撕裂,医源性损伤也可导致主动脉夹层。

5.其他:妊娠、梅毒、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

02

主动脉夹层有哪些表现?

1.疼痛:大多数患者突发胸背部疼痛,A型多见在前胸和肩胛间区,B型多在背部、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

2.高血压:大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患者因剧痛而呈休克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甚至增高。

3.心血管症状:夹层血肿累及主动脉瓣瓣环或影响瓣叶的支撑时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突然在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脉压增宽,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可引起心力衰竭。脉压改变,一般见于颈、肱或股动脉,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反映主动脉的分支受压迫或内膜裂片堵塞其起源。可有心包摩擦音,胸腔积液。

4.脏器和肢体缺血表现:夹层累及内脏动脉、肢体动脉及脊髓供血时可出现相应脏器组织缺血表现,肾脏缺血、下肢缺血或截瘫等神经症状。

03

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主动脉自心脏发出后,先向上到达上胸部(升主动脉段),然后向左向下弯折贴着脊柱前缘一路向下走去(降主动脉段),沿途发出给各个脏器供应血液的分支,最后到达下腹部兵分两路走向双腿,像一枚巨大的问号形状。血流无论在主动脉沿途何处破入动脉壁后,都可以沿着主动脉壁朝向心脏或背离心脏一路撕裂下去。根据撕裂方向不同,形成不同的夹层范围,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夹层朝着心脏方向撕裂,出现升主动脉夹层,临床上称为A型夹层(StanfordA型)。由于升主动脉与心脏相续相连,一旦累及心脏可引起灾难性的致命并发症:夹层血流破入心包引起心包填塞(心脏具有弹性的双层外衣中间充满血液紧紧包裹住心脏,使其无法跳动);夹层撕裂至冠状动脉开口导致急性心梗(破坏给心脏供应血液的血管,使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无法跳动);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破坏心脏的排血阀门,使排出的血液大量返流导致心脏泵功能衰竭)。升主动脉夹层本身破裂的风险也相当高。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引起患者失去抢救机会,在短时间内死亡,甚至猝死。

04

如何预防主动脉夹层?

有高血压的患者,平时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的范围,适当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运动量过大诱发疾病的发生,在伴有主动脉瓣二尖瓣化畸形和马方综合征患者更应限制剧烈活动,定期体检,监测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治疗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05

如何治疗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目前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以及主动脉瘤的有效方式,但是当夹层或是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重要分支时,如何重建弓上重要分支是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治疗包括转流或转位手术、烟囱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开窗技术。烟囱技术无法保证分支支架的长期通畅率,而分支支架目前只有单分支,多分支技术在不断探索完善中。主动脉弓上“原位开窗”技术是近年来才开发的一种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方法,在国内外均属于高新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4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