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快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

众所周知,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包括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伤口感染少、失血少。因此腹腔镜的使用大大增加,当不能行经阴子宫切除术时,腹腔镜便为首选方法,尽管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使用增加,但仍存在中转开腹的风险,发生率约为0%~19%。据报道,腹腔镜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体重指数、盆腹腔手术史、合并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子宫重量以及外科医生缺乏经验。然而,纵观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所报道的风险因素不尽相同,且既往研究并未评估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影响。此外,既往研究亦存在样本量小和结果来自单一机构的局限性。

来自《OBSTERICS&GYNECOLOGY中文版(妇科部分)》的一项研究利用具有统一质控的多中心前瞻性数据库,评估传统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行良性病变子宫切除术时的中转开腹率及危险因素;次要目标是评估患者中转开腹后30天的治疗结局差异。

这项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年1月1日~年7月2日密歇根多中心前瞻性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受试者来自于密歇根外科质量协会的质量和安全数据库。排除术前合并肿瘤性疾病或存在产科指征。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术前和术中特征来分析中转开腹的几率。

研究共纳入6,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其中3.93%(n=)的患者中转开腹。对社会经济差异、子宫切除术指征和术中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中转开腹率降低(OR=0.14,CI0.07~0.25),中转开腹的预测风险为0.8%vs5.4%(P0.)。与低、中等手术量医师相比,高手术量医师中转开腹率较低(OR=0.66,95%CI0.47~0.92),中转开腹的预测风险为1.4%vs2.25%(P=0.)。中转开腹与中度或重度粘连性疾病及标本重量增加有关。中转开腹与手术部位感染、输血、严重脓毒症以及再手术的发生率增加有关。

此项分析表明,中转开腹与术后发病率增加有关,机器人辅助和外科医生手术量与中转开腹率下降具有强相关性。

文章摘自《OBSTERICS&GYNECOLOGY中文版(妇科部分)》,段华教授等主编。

最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

有偿征稿,需原创文章,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曝光
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