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半夜打十几通ldquo骚扰电话

综合环京津新闻网/央视网、上游新闻

原标题:他们大半夜打了十几通“骚扰电话”,却被网友纷纷点赞!

大半夜被急诊科医生十几通电话“轰炸”是什么体验?

近日,重庆市民余先生身患急症却不以为然,幸得医生深夜“电话骚扰”,才及时挽回了生命。

当天下午,余先生突发不明原因的腹痛,医院注射杜冷丁后仍无法止痛,随后他来到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刘春光接诊后非常慎重,因为余先生的腹痛无明显体征,且注射强效止痛剂也不能缓解。刘春光与急诊外科医师李登位会诊后,将余先生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病情危急,必须马上住院进行手术。

然而,余先生却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肚子痛,医院回家了。

当天晚上,刘春光和李登位趁急诊科少有的间隙时间,准备再跟进一下余先生的病情,却发现他竟然没有办理住院手续。

医院医生刘春光(左)和李登位(右)。(照片由医院提供)

他半夜接到十多个未接来电居然是白天的急诊医生

余先生仍然记得8月6日的深夜,准备休息时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因为是陌生号码,所以他没有接。但对方似乎非常坚持,隔不了多久又打来了。

余先生一直并未在意,等到做完事情再看手机,显示已经有了十多个未接来电,电话号码是两个未知号码,在他想着到底是谁的时候,电话又响起来了。

“你是哪个?”余先生接起了电话,对方有些着急,“你是余xx吧?你白天来医院急诊看了病吧?我是给你看病的急诊医生!”对方说完,余先生有些惊讶,自己确实是傍晚才从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陆军军医大学医院)急诊科回来。

“医院。”

“明天就晚了,我们派来接你!”

李登位立即找到余先生的病历,拨打余先生的电话,但连着好几通电话都被余先生挂掉了。随后,刘春光也给余先生到电话,“狂轰乱炸”之下,余先生终于接电话了,两人在电话里开始起了拉锯战。

刘春光将余先生的病情给他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方觉得已经半夜,医院,“医院。”刘春光听了更着急,“医院,我们可以派来接你。”

余先生又说,“不用不用不用,我明天来明天来。医生你放心,我对自己的生命还是看得比较重。”刘春光很无奈,“明天就晚了!你看得比较重你就应该现在过来!”

两人拉锯了许久,刘春光在劝说未果后只能挂断电话。值得庆幸的是,7日凌晨4点,余先生终于还是回到了医院急诊科。

刘春光立即与心血管外科联系,安排急诊手术。在进行了血管支架置入术、溶栓、腹主动脉造影术和相关治疗后,余先生得以康复出院。

网友评论:

这已经不是这两名年轻医生第一次犯“轴”了。去年11月,一位姓周的患者送来了一面锦旗,写着:“赠医院急诊室不知名的年青医生”。周先生说,他当时不记得医生的名字,只知道“是一位情绪激动,但特别为我着想的医生”。当时,周先生突然无明显诱因出现身体疼痛,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考虑有心肌梗死或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建议做CT明确诊断。而他本人觉得没什么大碍,于是拒绝进行下一步检查,要求医生给他开点止疼药就行。这时,平时含蓄内向的急诊内科李登位医生果断拦住了他,言辞激烈一定要他继续做检查。

  周某终于答应了查血和CT检查。和年轻医生料想的一致,检查结果显示为“主动脉夹层”,它意味着:48小时内死亡率可达到50%,如果拖延不治,一周内死亡率高达90%以上。周某被迅速转至心外科,经过了一场10个多小时的手术后,恢复良好。

科普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血管急症之一,临床症状为突发的呈撕裂样的腹痛,起病急,进展快,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内膜出现破口,血管壁外膜被血液冲入引起假腔,假腔内血流压力高,压迫真腔,导致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小肠缺血坏死,并且,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外膜一旦破裂导致大出血,短时间即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此类疾病必须尽早治疗。

肠系膜动脉栓塞又称急性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动脉突然供血中断,使受累肠袢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症状。此病是一种少见外科急腹症,有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的特点,易延误诊治,病死率可达50%~80%。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40~60岁,大多数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或动脉硬化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