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心脏看作维持生命的“发动机”,血管就是将“养料”运送到全身的主要管道。它一旦出现问题,势必影响重要脏器的血供,导致其生理功能出现异常,能够从头伤到脚。
血管不好的4大危害
1、头颈部:脑卒中和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是血流向上进入脑部的通道。日常体检时,不少老人会看到报告上显示有“颈动脉斑块”,这提示颈动脉存在粥样斑块并伴有狭窄。当斑块严重阻塞颈动脉时,其血流急剧下降,脑部供血减少,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黑矇及肢体活动障碍等。若斑块直接累及脑部动脉,有可能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导致血栓脱落,并最终引起缺血性脑卒中。除上述病变外,随年龄增长,血管的弹性逐渐降低,促使微小动脉瘤形成,血压的急剧变化,还会引起动脉瘤的破裂,造成脑出血。
2、心胸部: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是营养心肌最重要的血管,其开口位于主动脉根部,主要的三大分支分别为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上述血管的病理改变将直接引起供血障碍,导致心肌缺血,轻度阻塞可产生心绞痛,完全闭塞时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导致冠脉病变的病因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遗传因素等。有时情绪激动或天气骤变也可引发冠脉痉挛,出现类似心绞痛的症状。当重要的一支或几支冠脉血管病变时,会造成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比如,供应右心房窦房结的冠脉阻塞时,患者心率会减慢,严重的可造成心脏骤停,引发猝死。
3、胸腹部:动脉夹层
人体最大的主动脉血管,向上可达到颈部、向下则可延伸到腹部。胸及腹主动脉内血液压力显著高于其他血管,可源源不断地把从心脏泵出的动脉血,通过其分支血管输送到全身。但同时,它的内膜也容易破口或溃疡。血液沿这个缺口进一步撕裂血管,导致血管假腔形成,就会出现动脉夹层。一旦体内血压剧变,薄弱的管腔发生破裂,血液大量涌入胸或腹腔,可造成体内大出血,引发低血压性休克甚至死亡。
4、四肢:深静脉血栓
动脉中的血栓是威胁健康的不稳定分子,静脉也不例外。受血脂异常、活动太少等因素影响,下肢深静脉同样会出现血栓。没有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也有不少人会出现下肢,特别是踝部水肿。这种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至其他动脉,会导致重要脏器的动脉栓塞,最常见也最凶险的一种就是肺动脉栓塞。这类患者常会出现胸痛、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如不能及时救治,极易致死。此外,四肢动脉血管的病变或管道闭塞,会导致肢体发凉、麻木,走路时间歇性肢体活动不便及疼痛,发作和缓解交替出现。若下肢动脉管腔完全闭塞,可发生组织坏死,患者往往需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
血管问题对健康的影响远不止上述几种,它与肿瘤、内分泌等很多领域的疾病都有关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注意,这6种行为最伤血管!
1、大油大肉,血管容易堵
人摄入过多营养,多余的脂质和养分等难以排出体外,聚集在血管里。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
2、吸烟伤血管,十年难恢复
即使吸烟不多,10年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即使戒烟后,要过10年才能完全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
3、吃多盐和糖,血管壁变皱
正常的血管就像装了清水的玻璃杯,是很清亮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里面装满蜂蜜呢?再加点盐呢?这水是不是就又稠又黏了?当人吃了过甜过咸的食物后,血管壁细胞变得皱皱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发展成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4、熬夜族,激素伤血管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血管表示“压力”很大。
5、不运动,垃圾囤积在血管
如果缺乏运动,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就会囤积在血液里,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不定时炸弹”。
6、口腔细菌也伤血管
口腔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损伤血管内皮。因此,大家千万别以为刷牙事小,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年洗牙,样样都不能少。
保护血管,这4件事日常要坚持
1、坚持运动
运动是我们保养身体的良方,在日常建议每个人都要保持有足够的运动量。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进行一些强度比较大的运动。中老年人则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尽可能的不要强度过大。适当的进行运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锻炼到我们的心肌能力。对于一些体重超重的人群,还可以有效的减肥,这对于保养心脑血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运动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就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勉强自己进行不适合自己的运动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饮食调理
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经常食用这些食物会导致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过高。久而久之会引起血管出现堵塞等一系列的症状。很多的心血管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想要预防的在饮食上要特别的注意,限制热量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纤维含量丰富的粗粮。还要注意每顿饭不要吃的过饱,大约保持在7分饱左右即可,吃得过饱很容易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大脑负荷过重,很容易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生活习惯调理
保持一个好的作息习惯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很有效果的,在日常要注意保持有足够多的睡眠时间。尽量不要熬夜,长期熬夜的话对于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在早晨起来之后,建议喝一杯温水,可以起到稀释血液的效果。
4、控制情绪
情绪出现过大的波动,会影响到正常的血压,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在日常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生活中因为一些小事就过于的激动,激动之后引起血压飙升很容易发生意外。建议在生活中要保持有豁达的生活态度,遇到事情之后要先让自己冷静,不要大动肝火,尽量不要发怒,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人民网、生命时报、39健康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