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肾的解剖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为腹膜外位器官。肾的高度:左肾在第11胸椎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椎间盘之间;右肾则在第12胸椎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椎体上缘之间。

肾背面观

图片来源:奈特解剖图谱

两肾上端相距较近,距正中线平均为3.8cm;下端相距较远,距正中线平均为7.2cm。肾正面观图片来源:奈特解剖图谱肾的冠状切面观,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肾皮质主要位于肾实质的浅层,厚约1~1.5cm,富含血管,新鲜标本为红褐色,并可见许多红色点状细小颗粒,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肾髓质位于肾实质深部,色淡红,约占肾实质厚度的2/3,由15~20个呈圆锥形的肾锥体构成。肾锥体的底朝皮质、尖向肾窦、光滑致密、有许多颜色较深、呈放射状的条纹。肾冠状面图片来源:奈特解剖图谱肾乳头由2~3个肾锥体尖端合并成,突入肾小盏,每个肾有7~12个肾乳头,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称乳头孔,终尿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伸入肾锥体之间的肾皮质称肾柱。肾小盏呈漏斗形,共有7~8个,其边缘包绕肾乳头,承接排出的尿液。在肾窦内,2~3个肾小盏合成1个肾大盏,再由2~3个肾大盏汇合形成1个肾盂。肾盂离开肾门后向下弯行,约在第2腰椎上缘水平,逐渐变细与输尿管相移行。成人肾盂容积约3~10ml,平均7.5ml。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在肾门处分两支,即前支和后支。前支较粗,再分出4个二级分支,与后支一起进入肾实质内。肾动脉的5个分支在肾内呈节段性分布,称肾段动脉。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每个肾有五个肾段,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各肾段由其同名动脉供应,各肾段间被少血管的段间组织所分隔,称乏血管带。肾段动脉阻塞可导致肾坏死。肾内静脉无一定节段性,互相间有丰富的吻合支。

肾血管解剖

图片来源:奈特解剖图谱

膀胱解剖

膀胱壁由4层构成:尿路上皮–尿路上皮是膀胱最内层的上皮衬里。尿路上皮为膀胱癌的起源处。固有层–固有层(上皮下结缔组织)与尿路上皮隔着一层很薄的基底膜,由包含血管和神经元结构的丰富结缔组织构成。中间固有层具有纤细的平滑肌束和血管丛,这些肌束或孤立存在,或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黏膜肌层。固有肌层–固有肌层(逼尿肌)围绕固有层,由不规则排列的厚肌束构成。对于较小的活检样本,固有层肥厚的黏膜肌束可能与固有肌层较大的平滑肌束相混淆,从而可能导致肿瘤分期错误。固有层和/或固有肌层中也可存在脂肪组织。因此,脂肪中存在浸润性肿瘤并不一定提示膀胱外浸润。被膜或浆膜–固有肌层外的膀胱周脂肪组织被覆浆膜层。

膀胱壁组织学

图片来源:UpToDate

前列腺解剖

前列腺是位于膀胱基底部的胡桃形实质结构,其底朝上,尖朝下。它由腺体和基质(平滑肌)组织构成。前列腺、输精管及精囊内的分泌物会排入尿道前列腺部(即,穿过前列腺的尿道部分),它们均参与了精液的构成。

图片来源:奈特解剖图谱

前列腺分为三大区域:外周带–外周带约占前列腺体积的70%,且为大多数前列腺癌的原发部位。中央带–中央带占正常前列腺体积的25%,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会增加。该区的前列腺基质密度最高。约5%的前列腺癌起源于中央带。移行带–移行带占正常前列腺体积的5%,且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部位。约10%的前列腺癌起源于移行带。

前列腺解剖

肾肿瘤导图

膀胱肿瘤导图

前列腺癌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及不足,欢迎各位同学和老师不吝指教,同时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者想加入我们,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zdml/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