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春节,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席卷武汉,也预示出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有一句笑话:年所有小目标都更正为“活着”。但对我来说却变成了现实,当所有憧憬的、希冀的、甚至是梦幻的小目标都变成这样超现实的两个字时,内心的压力、彷徨、无奈,实在难以言表,只能用那句“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来安慰自己。
从今年发现主动脉瘤以来,直到12月12日做完开胸手术出院在家静养,已经过去了小半年了,今天就来聊聊我这半年来的经历和感受吧。
发现问题“年的单位体检,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停靠在疗养院的彩超检查,带来了体内一颗隐藏的炸弹。“
今年单位体检较往年有所提前,体检之前其实是非常期待的,因为可以放松两天。
怀着轻松的心情躺在了做心脏彩超的床上,检查医生开始检查后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说:“你这个主动脉根部有点增宽啊,以前知不知道?”
我一下子想起来前年(年10月)体检时主动脉根部有一点增宽,当时是42mm,那年医生说应该没事,我就一点都没放心上,后来几乎都忘了这事了。
体检医生说,我的主动脉根部已经47mm了,而正常值是不超过35mm,建医院再复查一下,医院在这方面是最好的。
直至这时,我仍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一直以来认为体检医生说的一般都没啥卵用,无非是让你戒烟戒酒、清淡饮食,体检结束仍然去胡吃海喝、熬夜追剧。
拿到报告后,按照惯例还是把这些异常指标都百度一下吧。翻了度娘,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可能是一种重大疾病。但始终认为“百度看病,癌症起步”,仍抱有一丝侥幸。
确诊体检归来,医院的专家号去复查,等了两个星期才安排上了检查,分别作了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以及胸、腹主动脉CTA(增强CT)检查。检查结果和体检报告基本一致,主动脉根部内径48mm,诊断为主动脉根部瘤。
这里科普一下,主动脉瘤虽然名称是瘤,但其实不是肿瘤,而是主动脉血管在某些原因作用下膨大了,就类似于自行车内胎在爆胎之前一般会先“鼓包”。而主动脉膨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主动脉夹层甚至破裂.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血管壁破裂了内层,血液涌入血管内外层之间形成假腔的现象,需要及时实施手术抢救。而主动脉破裂,就是主动脉壁内外层都破裂了,心脏泵出的血液将在1、2分钟内全部涌入胸腔,将直接危及生命。而且,主动脉根部超过45mm就已经存在产生夹层或破裂的风险,也就是在我的身体里有一颗“定时炸弹”,不及早处理可能后患非常大。
病因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状,再沿脊柱向下行,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较小的动脉。主动脉是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的主要导管。也叫大动脉。
主动脉瘤就是主动脉的某段发生膨胀形成的瘤样扩张,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主动脉根部瘤、升主动脉瘤、降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等等。主动脉大致是这样滴:
主动脉根部瘤是长这样滴:
主动脉瘤一般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血压高会增大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进而产生动脉瘤。也有一些是基因缺陷造成的血管质量较差,如一些结缔组织疾病等,但这种情况往往发病较早,一般在20几岁就会出现血管扩张的现象。
我觉得我的病因可能是存在某种基因缺陷而导致血管弹性较差,这是内因。而以前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促使其发生的外部诱因。
治疗方案主动脉瘤这种病是不可能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来逆转的,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手术治疗,用一段人工血管替换出问题的主动脉血管。而且只能做开胸手术,微创的介入手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工血管多是以尼龙、涤纶、聚四氟乙稀等合成材料人工制造的,用来替换人体内发生病变的血管。人工血管长这样:
医生强调的另外一点就是,目前我的心脏瓣膜是好的,目前手术可以采用一种david手术的方式,保留原瓣膜,这样对术后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这里再科普一下什么是david手术。
主动脉根部瘤的手术方式一般有三种,bentall、wheat和david三种。前两种手术是将主动脉连同心脏瓣膜一起换掉,因为主动脉瓣和主动脉直接相连,同时进行替换的手术难度相对较小。而人工瓣膜有两种: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这两种瓣膜都存在缺陷,换机械瓣膜后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血药物,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生物瓣膜只有15年的使用寿命,15年后需要二次开胸手术再换一次。而且人造瓣膜是难以达到原生瓣膜的效果的,血流动力学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而david手术就高级了,保留原瓣膜,只更换出问题的主动脉。这种手术是一种高精尖手术技术,称得上是心血管根部手术“皇冠上的明珠”,对主刀医生的技术、医院的医疗设备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医院还不是很多。
David手术后的主动脉长这样:
真正的david术后照片是这样滴:(由于过于真实,可能引起不适,请见谅)
医生大致介绍了情况,而且强调我这种情况还是要马上手术的。让我在家等电话,一有床位马上就住院准备手术。听说这么严重,要做这么大的手术,我也一下子就乱了方寸,恐惧、忧虑、迷茫一起涌上心头。
说实话,当时真的非常纠结。做手术担心手术风险,担心手术后就成为废人一个;不做手术担心血管破裂直接挂了,也担心耽误一段时间病情进一步严重导致瓣膜保不住。是“进亦忧,退亦忧”,真的是到了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的程度。真的没想医院的我,第一次住院就搞这么大动作,我也是无语了。
经过四处咨询,最后还是决定观察一段时间。三个月后又复查了彩超,结果为主动脉根部内径49mm,说明还是发展了。立马预约了上海滩心外科“一把刀”————医院王春生主任的专家门诊,王主任看了之后,说这种情况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危险性的,当时就开了入院单,让我等床位入院实施手术。这下也实在没有办法拖了,本想拖到明年中考结束再做手术,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决定手术治疗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拖下去也没太大意义,这个病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手术,短期内也不会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出现,今年不做明后年也要做,而且还要担惊受怕、提心吊胆,拿命去赌这几年的时间也确实没必要。二是医生反复提到的瓣膜问题,能保住原瓣膜预后效果更好。三是医生也提到了一点,拖下去即使不产生夹层等严重问题,也有可能产生心衰等问题,到时候手术即使替换了血管,心衰也很难恢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王春生主任是国内心外科顶尖专家,由王主任主刀我放心。
大血管手术在国内也就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也多亏了医疗设备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才使得此类手术目前能达到98%左右的成功率,具体手术介绍可以参看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第五集————打开心脏。因此,还是要感谢医学的进步,如果20年前发现这个病,那时候只能“想吃点啥吃点啥”了。
手术经历住院后,王教授进一步对治疗方案进行了细化研究,由于我的降主动脉目前已存在少许膨隆,为了能更好的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了采用david+孙氏手术的解决方案。就是不仅利用david手术替换主动脉根部,而且替换主动脉弓,并在降主动脉中预设支架。该方案的好处是即使将来其他大血管出现新问题,不需要再次做大手术。
12月4日被推进手术室,带上面罩后很快就完全不知道了,也多亏了完全不知道,要不然看着别人拿着刀、剪子甚至电锯在自己身上操作,那感觉也太酸爽了。下图就是胸骨锯,看起来是不是和装修工具差不多,吼吼。
醒来时已身处ICU病房,具体是当天半夜还是第二天早晨,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这次醒来的体验有点像是电脑装了个windows系统,这次启动是一点一点启动的,感觉意识是一点一点慢慢恢复的,整个重启过程至少持续了2分钟左右,或者更长。
醒来的时候,倒是没有感觉到非常疼,只是全身插满了管子,还被绑住了手脚,非常难受。最难受的是呼吸机的气管,而且醒来第一个消息就是坏消息,说我有一个指标不是很好,气管需要等到下午3点半才能拔,插着气管的这一天是整个住院过程中最黑暗的一天。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口渴,拔了气管之后仍要等1~2小时才能喝一口水,而这时已经接近48小时滴水未进了,那口水可能是我这辈子喝的最好喝的饮料了,没有之一。
恢复了意识,首先把家人的名字都挨个默背了一遍,还好,还没傻。接下来挑战一下,背了一遍之前很拿手的《岳阳楼记》,还行,基本上都背出来了。看来脑子没坏,还好还好。
由于恰逢周末,只能在ICU里多待了一两天,周一才最终出了ICU回到普通病房。回到普通病房,见了家人,心情也好了很多。最终在普通病房住了一周,各项指标均正常了,于12月12日顺利出院回家。
Acknowledgement最后到了感谢时间,虽然写在最后,但并不是说不重要。恰恰相反,以下才是本文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而且全部是真心实意、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首先,郑重感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王春生主任、李军教授、翟骏宇医生及其医疗团队,您们精湛的医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您们崇高的医德让我由衷钦佩,真正体现了“医术精湛、医德高明“。经过这次手术,我想我一定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因为您们把我的坏心眼都治好了(哈哈,冷不冷?讲个笑话,只是希望能在您们百忙中博您一笑)。
同时,万分感谢单位所有领导的关怀与鼓励,感谢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院各级领导都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放下包袱,积极治疗,在此表达由衷的感谢。同时,由于手术及休养,耽误了很多工作,都是原本就十分忙碌的部门同事为我默默的分担,在此表达深深的歉意和真挚的感激。还要感谢单位提供了这么好的体检条件,真正使广大职工防患于未然,解除后顾之忧。
还要感谢家人的陪伴和付出,是你们的默默付出使我能够很好的康复,是你们给我的温暖让我能够快速走出阴霾,是你们的支持和理解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在这里道一声“谢谢“。
感谢病友群各位朋友的鼓励与帮助;感谢所有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