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AME病例讨论栏目每周推出一篇发表于AME出版社旗下中文期刊《临床与病理杂志》《眼科学报》的病例报道,旨在分享不同疾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妊娠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

曹玉楠1,林丽娟1,张延丽2

(山西医科大学1.第一临床医学院;2.医院产科,太原)

[摘要]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在临床上罕见,其诊治困难,病情进展快,母婴预后差。目前无明确的诊治方案,及时的诊治对于改善预后十分关键。本文报道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腰背部疼痛伴腹泻,行剖宫产术后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StanfordB型AD的病例,以期为临床妊娠合并AD的诊治积累经验。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妊娠;StanfordB型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指主动脉被动脉血流撕裂,血管壁形成血肿并向远端发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未经治疗的AD患者在发病的第1个24h内病死率为20%~30%[1],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十分关键。妊娠合并AD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导致严重的不良结局。现报道1例妊娠合并StanfordB型AD的病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孕3产1,因“停经35周,腰部酸痛5h余”于年4月18日凌晨05:28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医院并收入产科。患者未规律产检,未行OGTT试验,未监测血糖,否认高血压病史。患者年于山西医科大学医院行膈疝修补术,同年因“气胸”行手术治疗,年因上述手术史于山西医科大学医院行剖宫产娩出一足月女活婴。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伴腹痛,未重视,1d后症状缓解,仍有稀便。入院前一晚出现腰部酸痛伴腹泻,胸憋气紧、恶心、呕吐,呕吐物呈咖啡色。

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86min?1,呼吸21min?1,血压/83mmHg(1mmHg=0.kPa),神志清,妊娠腹型,宫高30cm,腹围95cm,胎心率min?1,胎先露:头,不规律宫缩,子宫下段无压痛,阴道无流血流液。急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WBC)17×/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79.2%,血红蛋白(Hb)g/L;D-二聚体.00ng/mL;动脉血气分析示酸中毒;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心肌酶、B型钠尿肽(BNP)及其余化验无明显异常。产科超声示单活胎、头位、脐带绕颈2周。腹部超声提示胆囊结石,双侧肾盂及双侧输尿管上段积水。07:40左右患者腰痛明显,出现烦躁,胎心监护有减速,最低至70min?1,恢复缓慢。考虑胎儿窘迫,立即行剖宫产术。08:05入手术室后患者症状加重,疼痛难以忍受,同时出现休克表现,立即在全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08:30娩出一活婴,见脐带绕颈3周,Apgar初评7分,予新生儿复苏,5min评8分,医院进一步治疗。术中探查无腹腔出血征象,感腹主动脉搏动明显,胰头处稍硬,考虑慢性胰腺炎。术中出血约mL,术后自主呼吸差,未拔管转入ICU。

术后立即复查化验:白细胞(WBC)26.6×/L,血红蛋白81g/L,血小板×/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U/L,天门冬氨基酸转氨酶(AST)U/L;凝血酶原时间为37.20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为45.70s,D-二聚体g/L;淀粉酶U/L。血气分析:pH7.,PCO.40mmHg,ABEc?18.40mmol/L,HCO39.0mmol/L。给予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补液补充碳酸氢钠治疗。因患者胸骨窝处见异常动脉搏动,立即行床旁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增宽,不除外AD。4月19日09:00完善胸部+腹CTA后提示ADStanfordB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由假腔发出,左肾动脉由真腔发出,肠系膜下动脉未见显影。请多科室会诊后予控制血压、心率;充分向家属交代病情,于当日22:00在全麻下行介入手术治疗。术中见降主动脉距左锁骨下动脉1.5cm处一内膜破口,破口直径约2.5cm,行降主动脉造影,右肾不显影,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显影差。行降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置入2枚支架,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积极救治后,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讨论

AD临床上分为StanfordA型和StanfordB型,破裂口起始于升主动脉处为StanfordA型,病变局限于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为StanfordB型[2]。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孙氏分型,认为对治疗方案、手术方案选择的指导更具有实用性[3]。AD发展趋势包括:形成主动脉瘤,最终破裂;血肿或瓣片压迫主动脉分支开口,冠状动脉、头臂动脉、内脏动脉或下肢动脉出现缺血;假腔闭合导致血栓。

部分AD患者入院前已死亡或被误诊,目前全球无明确发病率,Banerjee等[4]调查英国妊娠人群中AD发病率为1.23/10万,病死率为0.30/10万。年轻女性AD约50%发生在妊娠妊娠晚期[(31.7±7.6)周]或产褥期[5],其中A型占50%~90%,院前病死率达53%,B型稍低[6]。

AD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动脉形态的异常是AD发病的主要因素,血流动力学异常促进其进展。高血压、遗传性主动脉疾病及炎性或感染性疾病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妊娠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40岁以下女性中,约50%AD的发生与妊娠相关[6]。妊娠期间雌孕激素变化致纤维蛋白增加、弹性蛋白、胶原蛋白改变,对主动脉保护机制减弱[7],增加了AD发生和破裂的风险。有调查[8]发现大部分AD孕妇存在主动脉潜在病变,因此推测妊娠期间生理改变增加了这部分人群的发病风险。

AD的临床表现多样。疼痛是可疑AD的重要依据。年ESC诊疗指南[9]提出妊娠妇女突发胸痛,应注意与AD、心肌梗死、先兆子痫、肺栓塞鉴别诊断。部分AD患者除有心肌梗死症状,心电图也可有心肌梗死表现,而溶栓治疗可使其病情加重[10]。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部分AD患者可无疼痛症状,更增加了临床诊治难度[11]。AD可有高血压表现,易被误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但AD常为四肢不对称血压,一侧肢体脉搏消失。累及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时,可致相应脏器出现缺血表现(腹痛、腰痛、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大汗等),极易误诊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AD常见体征还包括疼痛后突发主动脉关闭不全杂音或胸、颈、腹部收缩期血管杂音,以及出现搏动性包块。妊娠妇女发生AD时影响胎盘灌注,可出现胎儿窘迫等表现。

本例患者表现复杂,单一诊断不能完全解释患者所表现的症状。结合影像学表现,AD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影响血供,导致肠道缺血、痉挛等,出现腹泻伴恶心的症状;右肾动脉缺血致右肾急性梗死,而出现剧烈腰痛。对于妊娠妇女剧烈腰痛持续不能缓解者,注意排除AD。StanfordB型患者病变累及重要血管分支,导致相应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易表现为腰痛、腹痛或无症状,症状较不典型,临床诊治困难。

D-二聚体水平是在早期协助筛查AD的指标[12]。年ESC诊疗指南[9]中指出D-二聚体升高提示患者AD风险增加,但阴性者也可能是壁内血肿或穿透性溃疡,建议临床AD低度可能的患者,若D-二聚体阴性可认为排除夹层;中度可能的患者,若D-二聚体阳性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高度可疑的患者D-二聚体检查无额外意义,不建议常规检查。我国诊治规范中提到D-二聚体快速升高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发病24h内D-二聚体达到临界值μg/L时,诊断急性AD的敏感性%,特异性67%[13]。此外D-二聚体水平的监测对鉴别AD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价值[14]。AD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无心电图异常可能是AD预后较好的指标[15]。床旁超声具有无创、快速的特点,对StanfordB型患者灵敏度较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提高诊断准确度,为有创操作,具有一定风险。CTA和MRI对A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我国主动脉夹层诊疗规范专家共识[13]推荐两者为首选检查手段,推荐使用64排以上CT对全主动脉及一级分支血管进行CTA检查。该患者入院D-二聚体水平较高,且持续升高,应该考虑AD、肺栓塞或心肌梗死的诊断。

StanfordB型AD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腔内修复(endovascularrepair,EVAR)。药物治疗的目的为控制血压、镇痛,延缓夹层进展,常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适用于慢性期、无并发症的患者以及怀疑AD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9]。手术治疗为人工血管置换术,适用于累及主动脉弓、分支广泛受累的复杂型患者,或经保守治疗、EVAR治疗失败的患者[16],手术风险大,易出现出血、截瘫、脑梗死等并发症[17]。近年来,因EVAR对StanfordB型AD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显著改善预后[18-20],使其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有研究[21]认为EVAR的最佳干预时机为亚急性期(发作后14~90d),但目前尚未统一结论。妊娠合并StanfordB型AD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孕周,由产科、心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等多科室评估决定。胎儿的病死率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Zeebregts等[22]建议孕28周前在保胎基础上行主动脉修复治疗,孕32周以后同时行剖宫产及主动脉手术,孕28~32周患者应根据病情对母儿的影响慎重选择治疗方式。Zhu等[23]建议孕28周前优先考虑产妇的预后,妊娠期StanfordB型患者首选药物治疗或EVAR。若同时行剖宫产术和主动脉术,抗凝剂的使用增加剖宫产出血的风险,必要时需行子宫切除。蔡英等[24]报道1例妊娠晚期合并StanfordB型AD患者行剖宫产术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予保守治疗延迟18d后行EVAR,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妊娠晚期合并StanfordB型AD患者需充分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妇女,应当重视查体,同时注意妊娠期间特殊的生理改变。当常见病不能完全解释患者症状时,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史调整诊断思路。该患者既往有膈疝修补术、气胸术史及剖宫术史,已属高危妊娠,应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管理与宣教,利于改善其预后。AD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可导致诊治延误,增加不良结局风险,应该加强急诊医生及产科医生对AD的认识,建立多科室协作,联合诊断治疗,提高对危重产妇的救治。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

1.PineaultJ,OuimetD,PichetteV,etal.Acaseofanaorticdissectioninayoungadult:arefresheroftheliteratureofthis“greatmasquerader”[J].IntJGenMed,,4:-.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孙立忠,刘宁宁,常谦,等.主动脉夹层的细化分型及其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43(18):-.

4.BanerjeeA,BegajI,ThorneS.AorticdissectioninpregnancyinEngland:anincidencestudyusinglinkednationaldatabases[J].BMJOpen,,5(8):e.

5.YuanSM.Aorticdissectionduringpregnancy:adifficultclinicalscenario[J].ClinCardiol,,36(10):-.

6.Ch’ngSL,CochraneAD,GoldsteinJ,etal.StanfordtypeAaorticdissectioninpregnancy:adiagnosticandmanagementchallenge[J].HeartLungCirc,,22(1):12-18.

7.NatoliAK,MedleyTL,AhimastosAA,etal.Sexsteroidsmodulatehumanaorticsmoothmusclecellmatrixproteindepositionandmatrixmetalloproteinaseexpression[J].Hypertension,,46(5):1-.

8.ImmerFF,BansiAG,Immer-BansiAS,etal.Aorticdissectioninpregnancy:analysisofriskfactorsandout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白癜风优惠政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