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八十三年前,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年12月13日沦陷,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计划、有预谋的屠杀、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遇难人数超过三十万。为缅怀灾难遇害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
八十三年后,为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缅怀遇难同胞,海洋与地球学院团委组织各团支部委员和学生代表于12月12日在希平楼C2-观看主题电影《金陵十三钗》。南京陷落,战火连绵、硝烟四起,生灵涂炭、苦难深重,赤地千里。同学们透过国势危亡之际那一群不是“战士”,却胜似“战士”的金陵十三钗同日军英勇对抗的感人故事,更加深刻地感悟那段沉痛的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一、一个关于南京,关于侵略,关于抗争,关于人性的故事
影片以一群女学生在废墟中逃命,而一群手持钢枪的日本兵像是饿狼一般在后面追赶的场面开始。那是年,南京陷落,侵华日军在南京城里烧杀抢掠。从前的南京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而年的南京不复往日繁华,取而代之的是不尽的硝烟与废墟,残破肮脏的街道,到处是被虐杀的中国人和遭受过凌辱的尸体。从前的南京有多繁华,陷落的时候就有多惨烈。躲在掩蔽体中苟延残喘的人也躲不过侵华日军不放过任何有可能藏人的地方的残忍刺杀和射击,这是惨无人道的行为,即使连一个毫不相干的外国人——约翰也会生发恻隐之心,而那些侵略者却把杀人当作一种取乐的方式。
二、商女亦知亡国恨,隔江还唱秦淮景
在这个国势危亡之刻,却是秦淮河上的十三位侠义肝胆的妓女保护众人,让教父约翰带着女学生逃离了南京。这令人不禁发问:女学生的命是命,妓女的命也是命,以命换命值吗?这群秦淮河女人代表的是那些需要救赎自己的人,而女学生代表着中国的希望,她们用生命换来了中国的希望,更换来了对自己心灵上的救赎。“商女亦知亡国恨,隔江还唱秦淮景”,虽是风尘女子,但脏的只是身子,心上从未蒙尘。或许有人会因为秦淮女的放荡,刻薄心生厌恶,但后来豆蔻为了在蒲生死前给他弹琴回妓院拿琴弦,玉墨的那一句“我替你去”撼动了所有观众的心。
本片英文名叫《Theflowerofwar》战争之花,旨在歌颂这些伟大的女性,在日军毫无人性的暴力行径下仍有勇气与外寇抗争到底。
三、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在不断地提醒着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残酷的过往,在当今这个和平的年代也必须要警钟长鸣、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电影中的一幕幕画面都在警示着我们,战争是有多么残酷、落后的国家会受到多么残忍的侵略。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真正的站起来;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真正安心的生活。我们缅怀历史绝不是为了“冤冤相报”,而是以史为鉴鞭策我们继续奋发前行,不让历史重演。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愿新时代青年将南京大屠杀的沉痛历史铭记于心,捕捉时代隐痛,共助时代长征。
湛蓝网络文化工作室
素材提供/18、19级各团支部
文/宋梓鑫
图/组织部
责任编辑/杨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