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钠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钙化进展一

研究背景

在普通人群,尤其是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rendneydisease,CKD)患者中,血管钙化(Vascularcalculation,VC)是公认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在慢性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即使在年轻患者中心血管钙化也非常普遍,进展也很快。钙化的动脉或心脏瓣膜导致通过的血流受损,进一步引发临床后果。尤其是同时发生血管僵硬合并心脏后负荷增加,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CKD患者的心血管钙化可能预测死亡率。

CK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加速老化;高钙化“压力”;对VC的生理防御降低,特别是维生素K的相对缺乏,进而导致血管壁钙化主要抑制物-基质Gla蛋白的作用受损。

到目前为止,CKD患者的心血管钙化大多被认为是一条单向的道路,几乎没有自发逆转的证据,甚至成功的肾移植也不会导致钙化的减轻。VC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通过降低血清磷酸盐、降低钙负荷和用拟钙剂控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来进行二级预防。以纠正HD患者维生素K缺乏为治疗靶点的试验,如我们的VitaVasK试验,仍在进行中。第一个证据表明,直接口服抗凝剂治疗可能比维生素K拮抗剂引起的钙化进展更少。增加血清镁(Mg)也可以通过抑制磷酸钙晶体的形成来减慢钙化的进展。其他抑制钙化过程的新化合物,如SNF-,目前正在评估中。

理论上,另一种不同的方法是给硫代硫酸钠[NaTS(Na2S2O3)],它可以从沉积物中动员钙,形成高度可溶的硫代硫酸钙复合物,此外NaTS还具有抗氧化和血管舒张活性。NaTS是一种螯合剂,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但它也可能改善尿毒症动脉病变(钙过敏症)中的皮肤坏死和尿毒症甚至非尿毒症来源的软组织钙化。

关于NaTS对慢性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影响已有报道。在这两项非随机研究中,HD患者在HD疗程结束时静脉注射NaTS4-5个月后,动脉钙化的进展减慢或停止。另一项探索性研究对6名患者通过透析液进行了NaTS治疗。目前还没有关于NaTS治疗HD患者心血管钙化进展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因此,该研究建立了一项干预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明确持续使用NaTS6个月以上对HD患者心血管钙化进展的影响。

研究方法

从65名筛查患者中,研究者招募了60名腹主动脉钙化评分≥的患者(研究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随后的6个月中每次HD治疗期间最后15?min给药,30名患者随机接受NaTS25?g/1.73?m2治疗,30名患者静脉注射?mL0.9%氯化钠。主要终点是腹主动脉钙化评分的绝对变化。

研究结果

在试验期间,NaTS组有4位患者退出,安慰剂组1人退出,患者基线情况可比(表1)。

两个治疗组的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和腹主动脉钙化体积增加相似。与生理盐水组的患者相比,NaTS组在试验期间髂动脉钙化评分有所下降(??±?vs??±?;P?=0.),脉搏波速降低(9.6??±?2.7vs11.4?±?3.6;P?=0.),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0.77??±?0.1vs0.83?±?00.17;P?=0.),且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相关参数保存较好。NaTS治疗组没有出现新的心脏瓣膜钙化,相比之下盐水组29例患者中有8例新发生心脏瓣膜钙化。单因素分析显示,NaTS治疗是未发生新的瓣膜钙化的唯一预测因素。未发现可能与NaTS输注有关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虽然NaTS不能延缓腹主动脉钙化的进程,但该治疗方法对髂动脉和心脏瓣膜的钙化进程以及其他一些心血管功能参数都有积极的影响。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s/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