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钰千玥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人情世故看透赤子之心不丢惜春在大观园里并不出众。她不如黛玉娇俏灵气,不同于宝钗雍容华贵,没有迎春探春的冰肌玉肤,顾盼神飞。她“形容尚小,身量未足”,平平无奇,毫不起眼。然而,十二金钗中,这个不起眼的孩子却活得最是通透与清醒。她虽年幼,却晓得人情世故,只因她从没被疼爱过。她是宁国府的大小姐。无奈母亲早逝。父亲贾敬醉心于修道养生,经年不问世事,对儿女的情感寡淡,不曾给过她半分关爱。哥哥贾珍只喜好眠花宿柳,对唯一的妹妹向来不闻不问。她从小就被寄养在荣国府,老太太怜惜她,给她的吃穿用度和迎春探春并无二致。然而,贾府再好,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和黛玉被贾母百般要求而来的“宠养”不同,惜春是名副其实的寄人篱下。喜乐不能尽欢,自我不能任性。荣国府人繁杂,盘根错节,惜春的生活算不上步履维艰,却也需要做到对大小事务心知肚明,以免出错被王夫人等当家的厌弃。周瑞家受薛姨妈所托,给姑娘们送宫纱花,到了惜春这儿,她正在与铁槛寺的尼姑智能儿玩耍。周瑞家向智能儿询问她师父的去向,惜春便向周瑞家打听,各庙月例银子是谁管的。听说是余信家管着后,她了悟地说,难怪智能师父一来,余信家就拉着她咕唧半日。贾府四春中惜春最小,她却无法活得无忧无虑。在他人之境生活,需要事事经心留意。脂砚斋评她:惜春年幼,偏有老成练达之操。后四十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惜春和地藏庵的姑子询问一些出家的事宜。那姑子说,姑娘再别说这个了,珍大奶奶听见还不要骂杀我们,撵出庵去。惜春不等他说完,便红了脸说,珍大奶奶撵得你,我就撵不得?论及身份地位,她与姐姐们并无上下,只是她从来不拿大小姐脾气,惯来温柔和顺只因个性她冲淡平和。她虽懂事,晓得权势的利弊,却宁愿活得天真烂漫。刘姥姥进大观园,与贾母等人一起餐食。宴席上,刘姥姥鼓着腮帮子调侃自己:“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母猪不抬头。”众人被逗得大笑不不止。黛玉笑岔了气,湘云一口饭喷了出来。惜春则离了座位,拉着奶母让揉揉肠子,娇憨天真若未长大的孩子。知世故,但不愿世故地活着。懂人心,却从不利用人心。惜春善于绘画,贾母命她画《大观园行乐图》,她应承下来。大观园里亭台楼阁,琳琅曲回,画来颇耗功夫。黛玉说,不足两年画不成。她画得不疾不徐,轻描淡写,笔笔都投注心意。她没有因为是贾母的命令而费寝噎食,急于求成,潦潦草草随便落笔。贾母在荣国府德高望重,就连王熙凤也敬畏她,若及时画完,就能得到贾母的夸耀。她在荣国府的地位也会提升,不用再看那些个婆子丫鬟的脸色生活。其中门道,她在大观园中耳濡目染,懂得,但她不屑于这样做。《战国策、列子》语:“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最好的活法,当是身在红尘,不恋慕繁华,不深于世故,做事凭心意喜好。就算青衫落拓,也要抖落一身尘埃,按自己的心意过一生。每个人来路各有不同,去路却只有一条。保存本心,留一份天真给自己,方能走出幸福之路。通人情不困于情情深不若清醒王夫人担心宝玉日日与姑娘们厮混,干出不当的事,命凤姐带着王善保家抄检大观园。在惜春处,从入画那里搜出了一大包金银锞子。追问之下,入画哭诉说这是珍大爷送给她哥哥,寄放在这里的。事情水落而出,本可一笔勾销。惜春却不依。她跟王熙凤说快点处理了入画,要打,要杀,要卖,随凤姐的便,她一概不管。入画哭求她念及一场主仆情谊,饶她一次。凤姐说,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下次再犯,一并重罚。惜春仍坚持赶入画走。入画自小就陪伴惜春身侧,两人虽为主仆,情如姐妹。众人只道惜春心冷口冷,她不予理会,自言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狠心,是无可奈何之举。冷子兴曾给贾雨村透露过宁国府的内里乾坤,表面上的名门望族,早已千疮百孔。纵是皇亲国戚,背地里的龌龊勾当却是一言难尽。贾珍不会平白无故打赏入画哥哥,其中曲折,不得而知。惜春赶走入画,实是不想这等肮脏事继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她抛却主仆姐妹情谊,狠心与入画做了断。人最怕的是,陷于各种人情世故是非不分。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都容不得掺沙子。这样的界限一旦被打破,自己也被带累。惜春虽年幼,在这一点,远比凤姐等人清醒。不被情分所困,不求事事尽如人意,自会活得自在,不受其苦。黛玉因不能嫁于宝玉,精神涣散,几度昏厥。惜春听闻后叹息说:“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她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真起来,天下事哪里有多少真的呢。”即便情深似海,到头不过一场虚空,看破,洞悉后,便不会深溺其中,不得安生。人生海海,冷暖自知,像惜春跟尤氏所说,“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若深情终被辜负,父子亲情不能依仗,薄情是不得已的选择,唯有冷漠才是保护自己的铠甲。丰子恺说,为人当深明大义,洞悉小节,勿感于时,勿伤于怀,方能不宠无惊过一生。见是非不悲不喜度心度人度自己大观园人事纷扰,惜春仍自活得清雅。她常与妙玉烹茶下棋,谈佛论道。妙玉为人孤高清冷,对黛玉也不假以颜色,对惜春却爱惜相顾。她画画,写意大观园,与湘云讨论,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哪里太疏,哪里太密。闲暇之时,惜春喜欢焚香静坐抄经,或钻研孔融、王积薪等人著的棋谱,深思“八龙走马”“荷叶包螃势”等走位的妙处。惜春居住在暖香坞,比邻藕香榭,一年四季,对着一湖青莲,生活也如莲花般的干净清心。然而,四季轮回,人生无常,花飞花谢终有期。惜春第一次动了出家的念头,是在妙玉走火入魔后。那日,妙玉在暖香坞与惜春对弈,宝玉前来,与她们闲聊了几句。妙玉下完棋返回栊翠庵,例行打坐,竟因白日与宝玉的一句“你从何处来”一时动了痴念,心跳耳热,魂思游游荡荡,难以自已。后得女尼唤醒,才安睡。惜春听闻此事后,颇为触动。她心想,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若是她自己出了家,定是一念不生,万缘俱寂。人之七情六欲,情关最难勘破,若把一切当修行,自是不再扰心。惜春痛下决心出家是在目睹三位姐姐凄苦多劫的命运之后。大姐元春豆蔻年华入宫,深锁在高墙之内,断决父母亲情,兄弟之义。贵为皇妃,却盛年染恙毙死。二姐迎春花容月貌,被父亲强迫当赌注嫁给了中山狼孙少祖,没多久被虐待致死。三姐探春才精志高,却也拗不过命运,远嫁他乡,渺渺山水,再无讯息。一夕之间,惜春从三位姐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孤绝之境。地藏庵姑子关于“善果”的那一席话更是触动了她的心机。那姑子说,诰命夫人,小姐也保不住一辈子荣华,修行,就要修得真。自那以后,惜春就铁了心的要出家。不吃不喝,只想着绞头发。此时,贾母已过世,大观园风雨飘摇,显露颓败之相。尤氏、王夫人见她意志坚决,也就随了她的心,允她在栊翠庵带发修行。菜根谭有语:看破有尽身,自入无怀境。贾府的衰亡,姐妹们的惨淡一生,她看眼入心,心凉心痛,却也无能为力,只能选择离开是非之境,寻求安心之所。人间有味是清欢,尝遍生命的万般滋味后,才能发现真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有味的不是清欢,而是洞悉命运之后的了悟,看破红尘之后的放下。曹公给惜春的判词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坐青灯古佛旁。”侯门之娇女,本应华服美仪,嫁于门当户对的公子,成就一段美满人生。生活的残忍就在于没有应该。对惜春来说,三位姐姐的命运里藏着自己的未来。若不想与她们一般被淫雨凄风凌虐,唯有自渡。在别人的故事里,渡自己的缘,修自己的心。我们无法阻挡命运的波折多劫,但却能做到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即使遭遇岁月的风雪尘霜,也要怀抱明月之心,修得一份圆满。心若无缺,所走之路皆是风景,所遇之境皆是幸福。作者:钰千玥。喜读书,写字,愿千江有水千江月,纸上晴空写红尘。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财富真正来源我们每个人都会喜欢财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财富,就是一个满身铜臭味的人,相反,财富可以让我做很多事情,可以帮助一些贫穷的人,让他们度过难关,可以建学校,让孩子们可以读书增长知识,可以帮助公司的员工过上富足的生活,财富可以用来建设祖国,财富是每个人都应该配得到的,我们都可以有享受财富的权利。
从之前一个认为财富就是可以购买一切的人,到现在才认识到,财富是可以创造出来的,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我会分享关于财富的种种文章,也会加上自己的实践,还有别人的经验,都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可以了解到,我们应该这么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